首页 >> 养老养生 >>健康保健 >> 霜降养生,做到“六防”,助你平稳入冬
养老养生
更多
详细内容

霜降养生,做到“六防”,助你平稳入冬

时间:2023-10-24     作者:辛志林【原创】   阅读

下载.jpg

  “霜降”是秋季最后一个节气,也是由秋入冬的转折点。此时深秋景象明显,冷空气南下越来越频繁,进入一年之中降温最快的时节,标志着秋季向冬季的过渡。在这个入冬前的转折点,养生保健极其重要。霜降养生,应从饮食、起居、运动、精神等各方面进行调整,重点应注意“六防”。

    一、防秋燥

    虽说霜降后秋季进入倒计时,但还在秋季之中,秋燥也会表现的更加明显,霜降前后,早晚天气较冷、中午则比较热,昼夜温差大。秋季燥邪容易伤人,损耗人体的津液,使人受到口干、唇干、咽干、皮肤干燥等困扰。预防秋燥,滋阴润肺必不可少。饮食上要遵循“少辛增酸,滋阴润肺”的原则,多吃芝麻、蜂蜜、银耳、莲子、山药、百合、青菜之类的柔润食物,以及苹果、葡萄、香蕉等水分丰富、滋阴润肺的水果,少食用生姜、葱、蒜、胡椒、香菜、辣椒等辛辣刺激的食物,以舒心养肺,保证肌体的津液充足。在平时,可多喝热水。白天适量的喝些加盐的白开水,晚上多喝点蜂蜜水,也可饮用些降火去燥的热茶。在起居上要早睡早起。早睡能养阴,早起呼吸新鲜空气,以利舒肺,能使机体津液充足、精力充沛。

d48783d9a2e7446db34903c41882e0de.jpeg

    二、防湿邪

    秋天的雨水多,须防湿邪带来的身体不适如水肿或腹泻。如果脾伤于湿气,就会为冬天的慢性支气管炎等疾病的发作埋下病根。湿寒一但入体,就会手脚冰凉,腰膝酸痛,甚至会导致关节僵硬。预防湿邪,在饮食上应多吃祛湿化滞、健脾养胃的莲子、莲藕、薏米、山药、冬瓜等祛湿的食物。在平时,要及时添衣,外出时,尽量佩戴护膝护肘。也可常晒太阳,适当补充维生素和钙。在比较暖和的时间段里,进行适当的功能性运动锻炼,不断提高身体的抗病能力。

    三、防秋郁

    俗话说“悲春伤秋”,进入霜降,草木枯黄、万物萧瑟,这种凄美的景象,很容易让人情绪低落、抑郁悲悯,产生“悲秋”情绪。防止秋郁,首先生活规律不要随意打破,多做一些让自己开心的事情;其次要适当多吃高蛋白食物,如牛奶、鸡蛋、猪肉、羊肉和豆类等;还要参加一些有益身心的娱乐活动,在唱歌、跳舞、旅行等过程中宣泄积郁之情,培养乐观豁达的心态。

    四、防秋寒

    寒为万病之根,霜降是由秋入冬的过渡时节,阳气由收到藏,这个时候要特别注意驱寒保暖,尤其老人的抵抗力比较低,要及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寒。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容易出现腰腿痛等疾病,因此需要开始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脚是离心脏最远的部位,很容易被寒气入侵,为身体埋下病因,所以霜降要注意足部保暖,不让脚受寒。

    五、防贼风

    深秋气候多变,早晚温差大,冷热失常,贼风也会在不经意间乘虚而入,使人生病。贼风往往会导致全身酸痛,疲乏无力,甚至严重的会导致面瘫、咽炎等。预防贼风,首先,要每天查看天气,因时穿衣,注意穿衣保暖,不要一热就脱衣服,使身体承受突然的温度变化。其次,夜间寒凉,睡眠中人体免疫机能降低,睡觉时一定要关紧门窗,盖好被子,特别是保证腹部、头部不要受寒。

THUMBNAIL7b3d494ae6dcfb1c.jpg

   六、防秋病

    霜降是秋天与冬天的过渡期,也是阳气由收到藏的过渡,此时天气寒冷,但还没到冬天的程度,人们很容易疏忽大意,导致各种季节性疾病的发生。防秋病,一是防胃肠疾病。霜降时,人体脾脏功能处于旺盛时期,而又由于寒冷的刺激,人体的植物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胃肠蠕动的正常规律被扰乱,必然会加重胃肠功能负担,所以胃肠疾病增加或复发。护养脾胃,要注意保持健康的饮食习惯,并注意适当吃一些养胃的食物,如板栗、花生等;二是防呼吸系统疾病。霜降前后也是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高峰,虽然天气变化不大,但是天气逐渐变冷,如果调摄不当,一些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如过敏性哮喘、慢性支气管炎、上感等开始加重或发病。所以,在饮食上应多吃一些有润肺作用的水果和蔬菜;三是防心脑血管疾病。霜降后,由于天气开始变冷,昼夜温差加大,寒冷容易引起血管收缩,血液运行不畅,心脑血管疾病如高血压,脑梗塞的发病率也开始增加。所以,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应在医生指导下定时定量服用心脑血管药物;适当增加饮水量,以稀释血液、增加血液循环速度,降低复发风险;保持情绪稳定,保持平和心态,避免血压升高;同时也需要适量运动,增强体质。四是防老年性疾病。霜降时节,渐入冬寒,老年人也极容易患上“老寒腿”(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和出现腰腿痛等老年性疾病。人体关节部位最怕受凉,因此需要加强保暖。此时穿衣不宜露膝,同时要注意护足。

t0195405ccee9cd9a42.jpg

    总之,深秋养生莫等闲,强身健体记心间;霜降时节防秋燥;滋阴润肺最为先。

  深秋保健防湿寒,适当加衣多保暖;关闭门窗防贼风,腹部头部别受寒。防止秋郁要乐观,唱歌跳舞把心宽;适量运动强体魄,生活规律起居安。季节防病要重视,科学饮食营养全;多吃蔬果多暍水,欢欢喜喜养天年。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