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保定故事】百年稻香又一村时间:2023-10-19 保定稻香村始建于民国六年(1917)。中国有三个“稻香村”,保定不是最早的,但 是“稻香村”商标却是保定最早使用的。 保定开创人曹洪波, 河北景县人,清末曾在北京观音寺稻香村学徒,后在天津稻香村做经理,1917年曹洪波来保定创办稻香村找一富户石仰溪出资3000银元做东家,在商家必争之地西大街创立稻香村糕点铺,稻香村开业后为前店后厂、自产自销。 稻香村是保定市历史最久的食品糕点店,起初经营南式风格的食品糕点,以色香味美 闻名于世,有“南味坊”之称。稻香村创建 时,曹洪波聘请南方名师,又先后邀来在北京 稻香村学徒出身的技工孙心田、孙桓山、刘和甫、王金藻、焦烈臣五人,故所出产品有独 特的南方名产风味,又具北京古之稻香村正宗传授的产品,深受各界欢迎。但是,保定稻 香村并不是北京稻香村的分号。 店铺坐落在市中心繁华的西大街路北。东是大慈阁,南是天华市场和古莲池,北靠城 隍庙,西邻槐茂酱菜园。店铺为两层楼建筑,地板均为美国红松制作。一楼做店铺营业 厅,二楼为经理室。 稻香村初期,主要有四类产品,即南糖、糕点、肉食、炒货。 南糖有麻片、皮糖、花生糖等20余种。 糕点咸甜两具,有蒸烧蛋糕、如意酥、袜底酥、杏仁酥、番饼、文明饼、小广月饼、 沙琪玛、芙蓉糕、上海年糕、牛髓油茶面等50余种。 肉食品种有上海酱汁肉、广东香肠、福建肉松扒鸡、南味熏鸡、酱鸡、童子油鸡、烤 鸭、板鸭、熏鱼、咸鱼、虾子鱼、鸡松、熏牛肉干、牛肉脯、五香牛肚、糟鱼醉蟹、火腿、腊肉、酱笋豆、罗丝豆腐、高级素菜、叉烧肉等30余种。其中,童子油鸡以色白肉嫩 为特点,五香熏鱼以鲤鱼姜汁、绍兴料酒为主要原料,生产工艺极为精细。 炒食主要有炒花生仁、甘草瓜子等10余种。 稻香村在当时名声大震,但并未满足现状,后又增加果脯类产品、金丝蜜枣罐头、“一亩泉”汽水等,曾兴盛一时。还引进西式糕点,给稻香村增添了光彩,填补了空白。 在保定解放前夕,稻香村共计糕点140余品种。其中,传统产品26个,有:南芙蓉糕、南椒盐饼、什锦南糖、太师官饼、葱油桃酥、豆沙枣泥酥、牛舌枣泥酥、一品烧饼、捏子饼、桃仁蛋糕、果酱蛋糕、喇嘛糕、爱斯饼干、鸡油饼、五仁酥、花炸食、其林酥、酥套环、鸽蛋糕、八列饼、喜字糕、寿字糕、百果年糕、桂花年糕、南椒盐月饼、小桃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经理曹洪波懂技术、会管理、善经营。稻香村虽规模不大, 但因工艺讲究、选料精良、货真价实,所产品种均属南式风味的高档食品,享有“南味坊”之美称。在保定首屈一指,省内外远近驰名,多为官僚政客和上层人物青睐。驻保首脑及各界高级官员多食用稻香村产品。当时直接送与食用的有:蒋介石、陈诚、曹银、孙连仲。另民国河北省主席商震、29军军长宋哲元、53军军长万福林、32师师长、保定城防司令刘化南、宪兵队长、警察局长等头目都是稻香村常客。 当时的东家石仰溪利用其关系招徕大批陆军学校师生成为常客。上万的师生、一千多位将军把保定稻香村糕点的美名传遍天下,这些雪泥鸿爪作为美谈一直流传至今。对北派糕点之乡保定府形成和发展产生了举足轻重的影响,成为其主流美食文化之一。 1948年11月,保定解放,国家交通银行接管此店,将股金收归国有。1959年,政府将国营保定饴糖厂合并于稻香村。I960年7月,第三次合营,将真素斋、富兰斋两个食品加工厂合归稻香村。从1956年至1966年,是稻香村历史上的第二个昌盛时期,厂名改为东方红食品厂,后又更名第二食品厂。1982年,将第二食品厂改回稻香村食品厂,重新挂匾额,更新设备,招收工人,到1985年创下省、地、市三级优质产品21个,陆续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名牌传统产品10余种。 现仅存原稻香村糕点店二层门市小楼一座。一层为西洋建筑风格,二层为中国传统建筑风格,总建筑面积约230平方米,为典型的民国初期建筑形式。1993年2月,稻香村被列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05年,稻香村落架大修。 最早的“稻香村”商标其实是由第三者——保定稻香村食品厂注册。苏州稻香村的商标是由保定稻香村取得的两件“稻香村DXC”字样商标,分别于1982年和1988年注册成 功。之后,因商标几经转让到苏州稻香村旗下,成为憾事。 尽管注册商标没了,但是在保定人心目中无论是“北京稻香村”还是“苏州稻香村” 都不认,还是认为“保定稻香村”是正宗,因为咱老保定人就好这一口儿!摘自《保定文化故事》主编:李阳山、孙进柱、王简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