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孝道家风 >>孝道家风 >> 一个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
孝道家风
更多
  • 人过古稀才顿悟,做好这几件事,就是对后代

    人过古稀才顿悟,做好这几件事,就是对后代

    当我们七十多岁了,变得很老了,就像落花一样,慢慢凋零。此刻的我们,还能为子孙做点什么呢?哪怕是变成一堆黄土,也要传承着正能量,保护子孙。总会顿悟,做好以下几件事

  • 一个家庭最深的伤痛,不是没钱,而是老人张

    一个家庭最深的伤痛,不是没钱,而是老人张

    莫言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时隔8年才推出了新作《晚熟的人》,他花了整整八年的时间完成了这部融合了人性和社会情境的巨著。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传达了这样一个观点:世

  • 不管儿女有无出息,别对他们说这三句话,这

    不管儿女有无出息,别对他们说这三句话,这

    眨眼间,很多人就步入了晚年的生活,过往为了子女劳心劳累,现在总算是到了能够享清福的时候了。有的人对子女的一生,充满了期待;对子女,付出了一生。到了晚年,只渴望儿

  • 人到中年,应与父母聊的四件重要事情

    人到中年,应与父母聊的四件重要事情

    当我们面对繁忙的工作、忙碌的家庭以及个人成长的压力时,很容易忽略与父母的交流。然而,深入了解他们的过去和经历,通过表达感激之情以及分享自己的生活与挑战,讨论未来

  • 一个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

    一个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

    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就在于:父爱、母静、子安。01父爱则母静莫言和妻子杜勤兰的旧照曾引起一番热议。杜勤兰落落大方地站在莫言身边,温和地微笑着。有人感慨地说:多少人

  • 家庭不顺时,请看这四个典故,就醒悟了

    家庭不顺时,请看这四个典故,就醒悟了

    古人说:“君子但尽人事,不计天命,而天命即在人事之中。”一个家庭好不好,根本不是金钱多不多,房子大不大,而是人有没有出息。众所周知,一个人要成功,就要抓住“天时

  • 一个家庭最坏的状况,就是把日子过反了

    一个家庭最坏的状况,就是把日子过反了

    任何事物,都有两面。看到阴影的时候,反过来看,就是面朝阳光。道理很简单,但是很多人却知道,做不到。对于家庭,若是有一个人变坏,那就是一家人遭殃。可见,一个家庭最

详细内容

一个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

时间:2023-08-29     作者:保定老年网   阅读

家庭变好的底层逻辑就在于:父爱、母静、子安。

01 父爱则母静

莫言和妻子杜勤兰的旧照曾引起一番热议。

杜勤兰落落大方地站在莫言身边,温和地微笑着。

有人感慨地说:多少人在婚姻里活成了祥林嫂,她却变得优雅、从容。

不由想起,他们的女儿管笑笑,曾问她妈妈:爸爸是大作家,你会不会自卑?

杜勤兰笑着说:你爸也认可我的重要性,我为什么要自卑呢?

杜勤兰文化水平并不高,早年与莫言异地,也只能以画代字进行简单的通信。

她会画一个胖胖的汉子,穿着厚厚的袄子,正啃着白面馒头,并在画纸右下角,写一个小小的“兰”字。

莫言一看就明白明白,这是叮嘱他在外面要吃饱穿暖,照顾好自己。

他同样不写字,回复她一封可爱的“画信”:窗外鞭炮齐鸣,一男一女坐在炕上其乐融融地吃饺子。

这是说期待春节回家过年时与她相聚。

在瑞典华人为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而举行的庆祝宴上,莫言还出人意料地让人端出来一大盘饺子,这是他请妻子杜勤兰提前包的。

他对众人说,妻子包的饺子才是世间最好吃的美味。

在莫言的体贴和爱的滋养下,杜勤兰气质娴静恬淡。

丈夫付出什么爱,就会养出什么样的妻子。

家里鸡零狗碎的问题,丈夫帮忙分担,妻子自然会情绪稳定。

操持里里外外的难处,丈夫能理解、包容,妻子也会温柔体贴。

正如作家德赛莱所说:迁就和体贴,没有这两件东西,还成什么家庭呢?

02 母静则子安

梁晓声的母亲在孩子面前永远是乐观温和的,梁晓声在《慈母情深》《人世间》含蓄地感恩母亲对他人生的影响。

人与人之间的能量是会传递的,特别是母子之间。

一个脾气暴躁的母亲,和一个温润平静的母亲,会让孩子过上不一样的人生。

林清玄小时候日子清贫,母亲要负责一大家人的衣食住行,还要养猪饲鸡,生活艰辛劳苦。

但母亲不会把生活的压力发泄到家人身上。

有一次,林清玄说他想成为一名作家,要写作来养活自己,改善生活。

父亲听了,当即呵斥道:做什么白日梦,还不快去干活。

母亲赶忙过来搂着他,笑着说:我相信你能成为作家。

林清玄说,幼年生活虽然艰苦,但他的童年记忆却是幸福的。

在这样的环境中长大的他,养成了平和、乐观的性格,最终也成了知名作家。

我们一辈子会遇到许多人,而母亲,才是真正的贵人。

03

曹雪芹在《红楼梦》中借探春之口说:

一个家族,从外头杀来,是杀不死的,必须先从家里自杀自灭,才能一败涂地。

家庭不和谐,再多的财富也难以守住。

若是全家人同心同力,穷也只是穷一时。

冯骥才与妻子顾同昭在一起时,一穷二白。

结婚的新房是一间八平米的小屋,只有一块床板、一张旧书桌。

他们没有为此牢骚过,劲儿往一处使。

顾同昭为了丈夫的事业,将精力放在家庭上,把家里经营得井井有条。

冯骥才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写作上。

而顾同昭也乐于参与丈夫的事业,给出许多建设性的意见。

冯骥才不少脍炙人口的名篇,都是这样创作出来的。

所谓家和万事兴,家庭融洽和睦,事事皆能如意。

家庭排列系统的创始人海灵告诉我们,幸福的家庭关系应该是这样的:

夫妻俩亲密并肩站立,孩子站在父母的前面中间位置,形成稳定的等腰三角关系。

夫妻和,父子笃,彼此之间能互相取暖依靠,一起共进共退,家庭也能蒸蒸日上。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