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处暑养生防秋燥,一定要知道这些!时间:2023-08-23 处暑到了,此节气的显著特征是空气干燥,所以处暑时节的保健重在防秋燥。 一、防肺燥 处暑后,空气逐渐干燥,肺喜润而恶燥,因此,干燥的空气最容易造成对肺的损伤。润肺可多喝百合银耳大米粥。其中百合养阴润肺、清心安神,银耳滋阴润肺、养胃生津,大米益气健脾,三者同煮为粥,具有润阴润燥、补肺养心、健脾生津的作用,非常适用于在干燥的秋季食用。 二、防肠燥 秋燥表现在肠胃上,就是容易消化不良,导致大便干结。防肠燥就要润肠通便,要多吃些润肠的梨、柿子、银耳、白萝卜、陈皮等食物。 三、防鼻燥 处暑后天气时冷时热,通常是早晚凉,中午热。此时节鼻腔黏膜易干燥,很多人都容易出现鼻出血以及鼻炎复发等问题。解决鼻燥问题,可通过按揉迎香穴来缓解。迎香穴位于鼻翼外缘约半指的鼻唇沟中,该穴具有清热散风,去燥润肺,宣通鼻窍的作用。按揉时全身放松、舌尖抵上腭,将双手中指指尖点于迎香穴,待有酸胀感后,再两手中指或食指指肚顺逆各揉搓20~30次,以迎香穴发酸、发胀、发热为度。 四、防眼燥 由于处暑后干燥的空气易伤阴津,所以有些人会明显感觉眼睛干涩。此时,可用少量石斛加枸杞子泡茶喝。石斛有很强的滋阴养肝的功能,肝开窍于目,肝提供的血液和津液可以滋养眼睛。所以,通过石斛养肝是养护眼睛的有途途径。 五、防咽燥 处暑后极易肺躁、肺热,而肺燥、肺热最容易反映在咽喉上,发生咽喉肿痛。缓解咽喉肿痛,可用芦根荸荠煮水代茶饮,有较好的清咽利喉作用。每次可取芦根和荸荠各5克,也可再加玄参或太子参6克一起煮水喝。 六、防唇燥 处暑后的干燥表现在唇上,就是口唇干燥或裂口。当环境变得干燥时,水分蒸发会加快,如果此时补水不及时,自然就会出现嘴唇干燥的情况。防唇燥可在每天早上起床后和晚上睡觉前涂一层唇膏在嘴唇上,然后用手指头的指腹轻轻按摩,以帮助促进血液循环,使嘴唇获得养分,促进营养。按摩几下后再用面纸抹去,然后涂一层无色润唇膏,嘴唇便可变得滋润。 七、防肤燥 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空气相对湿度是40%~60%,空气的相对湿度低于30%以下时,人们就会感觉到皮肤干涩粗糙,需要及时保护皮肤。防止皮肤干燥,可用沙参玉竹炖汤。沙参能润肺清心,益胃生津,而玉竹可养阴,润燥,除烦,止渴,所以这款汤非常适合秋天食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