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坝”之见闻时间:2023-03-27 2022年冬奥会使张家口闻名于世。提到张家口,就会涉及到“坝”。三次坝上行,使我对“坝”有所了解。 我出生在坝下阳原县。1966年12月,我与同学钱著文乘徒步“串联”之机,步行到野狐岭(狼窝沟)、张北县、沽源县串了趟亲戚。1978年8月,又随部队到兴和、尚义地区拉练。从而对“坝”有所了解。在张家口地方,“坝”是山岭之意。它不同于词典中及人们所理解的“坝”。蒙古人以岭为坝。解放初,张家口曾经为察哈尔省省会。我从小对此印象很深,父亲曾被评为察哈尔省劳动模范,两块大奖状在屋中掛了许多年。察哈尔是蒙古一个部落的名字。察哈尔省有部分地区属现在内蒙古地区。内蒙古与张家口有很深的渊源。张家口坝头所处的位置是野狐岭。我和钱著文在此住了一宿,认真观察和了解此地。它是坝上、坝下的分水岭,其海拔高度已超过1600米。这里山高谷深,是连接坝上坝下的天然通道。北边是开阔而平坦的内蒙古高原南端,称“坝上”。南面是与坝上落差很大的丘陵谷地,即为“坝下”。站在坝头野狐岭,北看坝上,茫茫大漠;南望坝下重山叠嶂。坝上高原有张家口市张北、沽源、康保、尚义4县,属内蒙古高原南缘。南高北低,地势较平坦、草原广阔,多内陆湖泊(淖)、岗梁、滩地和草地,草滩相间分布的是典型的波状高原景观。沽源县闪电河湿地公园就是突出代表。坝上山间盆地种植春小麦、莜麦、土豆等作物。山坡低处为草地,中部有栎、榆、桦等树种。如崇礼自然景观十分宜人。坝下地处华北平原和内蒙古高原的过渡带,地形复杂,山峦起伏,沟谷纵横,丘陵与河谷盆地相间分布。如著名的桑干河大峡谷、官厅水库、人类的东方故乡泥河湾等分布于此。 从张家口上坝,必经野狐岭,这条道路是连接华北与蒙古高原的重要通道。这里,曾是成吉思汗率10万蒙古精兵全歼40万金兵的地方。明永乐8年至22年,成祖朱棣五次御驾亲征漠北蒙古诸部,都率军途径野狐岭。1945年,苏蒙联军在此与日军激战,有多人牺牲,后建有烈士纪念塔。明、清时代,张家口通往蒙古、俄罗斯的张库大道,对外贸易旺盛,范围广泛。如今,高速公路四通八达。京包铁路、京张高铁,还有航空等,交通非常发达,使“天堑变通途。”2021年10月,我们一行7人再次来到祟礼、草原天路,曾经的战场,现已成为旅游胜地。天路全长132余公里,犹如一条蛟龙,盘踞于坝上坝下峻岭之巅,蜿蜒曲折,跌宕起伏,白云与之呼应,蓝天与之相接,行走路上,像是漫步在云端。 张家口坝上坝下,虽相距百余里,但是气候相去甚远。冬季,坝上风大。漫长的冬天,经常刮起“白毛风”(暴风雪)。解放前,爷爷和三爷爷冬季农闲时,经常去坝上做木工。一次遇到了“白毛风”险些送了命。1966年的冬天我和钱著文去张北、沽源县,见到的是天苍苍、野茫茫,风吹干草显荒凉。如今坝上是天蓝蓝、地美美,风吹风电变能源。被称为北京的后花园,坝上坝下旅游景点多多。夏季游客从四面八方蜂拥而至,感受蓝天、白云、草原、碧水。冬季,又可以享受国际水平的滑雪场。游人陶醉其中,赞不绝口。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