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从今年的闰二月说开去时间:2023-03-23 今年闰二月,即农历一年中出现两个二月,第二个二月称为闰二月。闰二月并不常见,一般每隔19年出现一次,在21世纪前后出现的频率中等,一般每隔19年,上一次是2004年,下一次是2042年。之所以会出现闰月,就要从历法说起。全世界的历法千差万别、五花八门,但归纳起来无非三大类:阳历、阴历、阴阳历,下面分别作一介绍。
一、阳历 阳历,也称为太阳历。现在通行的公历就是一种阳历,称为公元。阳历是以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运动周期为基础而制定的,以太阳年为单位的历法。 阳历1年12个月,平年365天,闰年366天(闰年在2月多1天)。公历每4年1闰,但每400年又只有97个闰年(也就是要去掉3个不能被400整除的整100的年份,有一个简记法:4年1闰,100年不闰,400年再闰)。 我国是民国时期才开始采用公历的,至今也就100多年历史,公历新年元旦我国民间也称为“过阳历年”。由于我国地处北半球,阳历每年6月22日前后的夏至日,太阳一定最靠北,当天白天时间最长;12月22日前后的冬至日,太阳一定最靠南,当天白天时间最短。
二、阴历 阴历是“月亮历”,也叫“太阴历”,是以月亮围绕地球转动的规律制定的,是以朔望月为单位的历法。所谓“太阴”就是与“太阳”相对的“月亮”,这种历法目前主要是伊斯兰国家采用,我国维吾尔、哈萨克、回族等也过伊斯兰节日,因此习惯称为“回回历”或者“回历”。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迁徙之年(公元622年)为回历元年,今年是回历1444年。 回历的主要特点是月亮圆缺1个周期为1个月。回历1年也是12个月,单月30天,双月29天,平均每3年1闰(闰年的12月多1天),但30年要设11个闰年。 由于回历每年为354天或355天,所以回历新年与阳历对照,每年都会往前提11天左右(365-354),因此回历新年以及开斋节、古尔邦节等伊斯兰节日,一会儿冬天过,十几年后又变成夏天过了,回历每33年多就会比公历快出来1整年。
三、阴阳历 阴阳历,是以月球平均绕地球转一圈的时间为一月,但通过设置闰月,使一年的平均天数又与地球平均绕太阳转一圈的时间相等。我国的农历就是典型的阴阳历,是我国古代为适应农时而制定的历法。农历从4000年前的我国夏朝就开始使用了,所以又称为夏历。农历主要依据月相盈亏来纪月,同时结合地球围绕太阳运转周期来纪年,既管月亮的事儿又管太阳的事儿,所以是阴阳历。现在有人把农历叫做“阴历”,实际上是不对的。 农历大月30天,小月29天,平年12个月354天或355天,闰年13个月约384天。由于农历1平年比阳历1年差了11天左右,3年累计差了约33天,所以农历3年1闰(闰年多1个月,但具体闰哪个月要经过推算,并不固定,不过闰正月和闰腊月的极少),5年2闰,8年3闰,19年7闰,农历多年平均也是365天多,这样就跟阳历找齐了。因此,农历一方面保证了每月十五前后必定月圆,不会颠倒朔望;另一方面又保证了长年平均就是太阳年的长度,不致影响农时。从这里,我们也就能知道我国今年会出现闰月的缘由了。 现在我国农历与阳历并行使用。由于农历平年比阳历1年要短,所以次年农历节日会相应往前提11天左右(365-354),闰年后节日又会相应往后推19天左右(384-365)。所以农历节日老是来回摆动,如农历春节在阳历1月21日至2月20日之间不固定,但平均是在立春节气(阳历2月4日前后),再如八月十五中秋节在阳历9月7日至10月8日之间,平均在秋分节气(阳历9月23日前后),不会像回历伊斯兰节日那样每年只往前提。几相比较,中国农历既照顾了月亮又照顾了太阳,吸取了阳历和阴历的优长,避开了两者的不足,可以说是世界上最科学的历法。我国的历法,把太阳和月亮的运行规则合为一体,作出了两者对农业影响的总结。因此,中国的农历比纯粹的阴历或西方普遍利用的阳历更为实用方便。 四、闰月的设定 闰几月是根据节气确定的。农历有24个节气,分节气和中气。农历每月月初的叫节气,月中后的叫中气。由于公历两个节气的长度平均是30.5日,农历每月只有29.5日,相差1天,所以总会出现一个月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但是每一个普通的农历月都必须要有一个节气和一个中气,所以凡是只有节气而没有中气的月份就设为“闰月”。今年闰二月,就是因为农历二月之后的那个月只有节气“清明”,“清明”之后的中气“谷雨”落到下一个月去了,这样,二月之后便出现了一个没有中气的月份。因此便把二月之后的这个没有中气的月份,沿用二月的名称,定为“闰二月”。 综上所述,我们不难看出:闰月是农历历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农历的一个独特之处,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闰月让我们的农历更精确、更完整,让我们的农民朋友们在农事活动中更加得心应手。我国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我国的历法独具匠心,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探索、继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吧!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上一篇读军休一所《服务管理工作剪影》有感下一篇浅谈紫砂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