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万象 >>史海钩沉 >> 看涞源山火,才知古代深夜为何要有人打更?
文史万象
更多
详细内容

看涞源山火,才知古代深夜为何要有人打更?

时间:2023-03-21     作者:保定老年网   阅读

39,涞源县石道沟村南山发生山火,于313日全部扑灭。在扑救过程中,造成 1名消防队员牺牲,3名受伤队员,经查,起火原因为大风引发用户电力设施故障打火。

而在古代为更好防火,在黑寂静的夜晚,一道人影缓慢从街口走过,他手中拿着一块铜锣,一柄锤,时不时敲一下铜锣,嘴里喊一句:“天干物燥,小心火烛!”响亮的铜锣声难免会扰人清梦,尤其打更会隔一段时间响一次,为什么古人要制定这样的规矩呢?自然是打更有它独特的作用。


302.png

1

打更人在古代是一种正式职业,他们被称为更夫,同时也拥有一套专门的工作装备,包括马灯、铜锣、蓑衣、斗笠等,足足就十几件。工作装备如此多,自然是因为打更工作全年无休,更夫需要十年如一日的工作。

从晚上七点到凌晨五点,更夫每一个时辰就要报时一次,敲锣的节奏每一次也不同,这样能够让百姓准确知晓时间。他们说的话也并非翻来覆去的“天干物燥,小心火烛”,根据时节、天气的变化,还会加上注意保暖、防火防盗、防止漏雨等。


301.png

更夫不光作息与常人颠倒,报时也要准时,他们怎么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打更了呢?老更夫会根据天上的星星或者自身的生物钟来准确打更。

新更夫往往一开始会想办法判断时间,比方说学习看天象或者紧紧盯着燃香、滴漏这一类物件,但是由于他们生物钟还没有颠倒过来,很容易睡过去。

这时候他们会在手上捆一截短香,这香只有一指节那么长。万一睡过去的话,香会烫到手,直接将人惊醒,这样就不会耽误报时了。

2

更夫如此辛苦,但他们的薪水并不高,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担任这一工作,所以担任打更的人基本上都是由官差直接雇佣,明朝的时候甚至是由丐帮人员担任。他们如果打更错了要面临扣工资或者开除的惩罚。

就是这样一份又累又没什么钱的工作没有被社会淘汰,自然是因为古代百姓还靠他们进行生活,更夫的职责不可替代。


303.png

打更有三个作用:报时、安保、防火。

在古代没有钟表来计时,有经验的人可以通过天上的星象来判断时间,燃香或者滴漏这样的东西则是需要守着才能知晓现在的时间,平常百姓每天都忙于生计,晚上只想睡个好觉,看燃香和滴漏看时间肯定不现实,所以他们只能依靠打更人才能在夜晚知道是什么时候了。

3

每晚9点一更天的锣敲响后,百姓们就知道该睡觉了,每天早上5点五更天的锣则是会惊醒百姓,这个时候街道上会陆陆续续忙起来,早餐的香气逐渐飘散开,每家每户的门逐一打开,百姓们开始新一天的奔波。

至于安保则是因为古代的治安并不是很好,尤其是夜晚,心怀不轨之人总会趁着夜黑风高做坏事,更夫的身影和他的锣声一定程度上能起到震慑作用。


304.png

防火也是一样的,百姓都在睡梦中,轻易不会察觉起火,所以更夫在巡逻报时的同时,遇到贼人或者起火会立刻叫嚷,减少百姓们不必要的损失。

至于打更的声音,百姓们早就习惯了,一般不会轻易被吵醒,有些百姓甚至会因为某一天更夫没出来打更而感到恐慌,因为大街上没有人巡逻,他们会担心有贼人来到家中。

随着时代的发展,到了近现代,钟表等计时工具被普及,十二时辰制也被更换成了24小时制,社会安全度也大大提升,所以更夫这一职业也渐渐消失在了历史当中。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