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老养生 >>健康保健 >>健康保健 >> 不生病要做到“十个不”
养老养生
更多
详细内容

不生病要做到“十个不”

时间:2023-03-20     作者:辛志林【原创】   阅读

   人到老年,有个健康的身体至关重要。想要不生病,就一定不能做伤害身体健康的事情。其实,会对身体造成伤害的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是不良生活习惯,二是不良心态。若要身体健康,需要从这两个方面进行改变,具体讲,要做到“十个不”。


1.jpg


    一、不懈怠

    动物,就得多活动。人是高级动物,同样离不开活动。长期不爱运动,结果就是身体各项机能的全面退步。因此,生活再忙碌,都要留下时间做做运动,能坐着不躺着,能站着不坐着,能步行不坐车,不懈怠,多活动,不贪图享受,坚持锻炼身体,才能强化身体的各项功能,使其处于更好的状态。

    二、不贪吃

    不合理的膳食是人患病的重要原因。所以,日常饮食结构要合理,注意高维生素、高纤维素、低脂肪。维生素主要来自新鲜的果蔬,而纤维素的主要来源是果蔬和粗粮。要少吃猪、牛、羊等红肉,可用适量鸡、鱼等白肉替代。

    三、不熬夜

    人最佳的睡眠时间是晚上11点至早上5点,过了晚上11点还未睡觉,就是熬夜。熬夜对人体的危害很大,会使人体免疫能力下降、生物钟功能紊乱、血压波动、皮肤衰老等。所以,尽量不要熬夜,如果是被动熬夜,也要通过白天在光线昏暗且温度适宜的环境里补觉的方式加以弥补。此外,在时间允许的情况下,每天要保证15~30分钟的午睡。夜幕降临时,早点入睡。太阳升起时,尽快起床,这既是对自己的爱惜,也是对生活的尊重。

    四、不过劳

    人体是有使用寿命的,会保养的人活得久一点,随意挥霍健康的人就活得短一点。过度劳碌,生命的弦始终紧紧地绷着,这就很容易造成人体内分泌和植物神经系统经常处在紊乱状态,身体也自然好不了。因此,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劳逸结合,张驰有度,工作之外,要适当休息。尤其是在感觉到疲劳的时候,一定要立即休息。

    五、不孤独

    一个人有人陪伴或是有追求的爱好和兴趣,对保持身体健康是很有必要的。人与人之间和谐的互助来往,其良性情绪与信号对维护心血管功能有着很大益处。有研究发现,孤独无助的老人易患忧郁症、老年痴呆症及心血管病症。为防止因孤独引发的疾病,应多找志趣相投的邻居、朋友聊聊天,不要总呆在家里不与人接触。如果实在不愿与人交往和接触,可以通过养宠物、栽花种草、赏鸟观鱼等来调节生活情趣。


24.jpg


    六、不生气

    生气会导致疾病,90%的疾病都和生气有关。把控好情绪这个关,就可以不得大病、少得病、晚得病。因此,学会有个好心态,尽量少生气,让自己处在轻松、愉悦的生活环境中,是减少疾病的重要保证。无论在任何场合,都要控制好情绪不生气。 生气,是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懊恼,是为不值得的事浪费时间。

    七、不操心

    爱操心的人易产生紧张焦虑的情绪,而胃肠道能感知人的压力和情绪变化,不良情绪长期堆积会造成胃肠功能紊乱。此时就会出现腹痛、腹部不适及排便习惯改变等毛病。因此,养生应改变爱操心的习惯,培养业余爱好,转移注意力,把关注点转移到让自己愉悦的事情上。

    八、不较真

    追求完美无可厚非,但是过度追求,对于健康来说绝对不是好事情。要想健康些,就得糊涂些;要想长寿些,就得简单些;要想幸福些,就得随便些。

    九、不悲伤

    悲伤是人常见的一种情绪,但如果长时间的过度悲伤则可能会生病,影响身体健康。过度悲伤会使心脏受到伤害,出现胸闷、呼吸急促等类似心脏病发作的症状。因此,当出现伤心情绪时,要学会发泄,可以通过找朋友、家人倾诉或去做健身运动等途径发泄,不能把悲伤情绪憋在心里。

    十、不压抑

    疾病好发于一些受到挫折后,长期处于精神压抑、焦虑、沮丧、苦闷、恐惧、悲哀等情绪紧张的人身上。精神因素会以一种慢性且持续的刺激来影响和降低机体的免疫力,造成自主神经功能和内分泌功能的失调,进而形成疾病。所以,对压抑的情绪要学会控制和疏泄,通过运动等形式使自己心理平衡。   

    综上所述不难看出,在“十个不”中,前“五个不”是要求讲究良好的生活习惯,后“五个不”是要求保持良好的心态。在人生道路上,若要体康健,“十不”要兑现。只有保持健康规律的生活习惯,拥有乐观平和的心态,才能在有限的生命中,过好每一天,拥抱更幸福的生活,拥有更美好的未来。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