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涉老政策 >>老龄资讯 >> 中国低龄老人达1.5亿:约1/3仍在工作
政策解读
更多
详细内容

中国低龄老人达1.5亿:约1/3仍在工作

时间:2023-03-17     【转载】   来自:第一财经   阅读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2020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为26402万人,其中60~69岁老人为14739万人,低龄老人占全部老人的比重为55.83%。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低龄老人(60~69岁)总量也在不断增大。

     根据国家统计局及公开数据整理测算发现,我国超5000万就业低龄老人中,超六成从事农林牧渔行业。此外,随着退休之后重新走上就业之路的老年人不断增加,专家也表示需要重建适应老龄社会要求的劳动就业体系。

3002.webp.jpg

超3000万低龄老人从事农林牧渔行业

     国家统计局的数据显示,当前我国低龄老人总量保守估计已经达到了1.5亿。未来,我国低龄老人群体还会更加庞大。根据我国历年出生人口数据,1962年起,我国进入到一个出生人口高峰。因此从2022年开始,我国就进入到退休高峰期。这也意味着未来十年,我国低龄老人群体将大幅扩大。

     目前,我国老龄化在不断加深,这也说明我国人口预期寿命越来越长,比如过去60岁就算老了,但随着人们生活越来越好,现在确实算不上老,或者说可以推迟退休时间,这样对劳动力的供给压力也可以大幅缓解。

     那么,就业的低龄老人主要从事哪些行业呢?根据《中国人口普查年鉴-2020》测算,低龄老人中,从事农林牧渔的人最多,占比高达62.44%,相当于有超过三千万的低龄老人仍从事农林牧渔,主要就是种植业。另外,农业人口中的老年人没有固定收入,不得不继续从事农林牧渔工作,维持生活。这部分老人本来就不存在退休不退休的问题,他们一直就处于就业状态。

     根据去年底的一组公开数据,目前农民实际发放的养老金水平为每月平均188元,只相当于城镇职工养老金平均发放水平每个月3577元的5.26%。

     因此,对很多农村老人来说,其主要生活来源要么依靠自身的劳动收入,要么依靠子女赡养。农林牧渔之外,就业的低龄老人中,从事制造业的占比为7.29%,建筑业的占比为8.31%,批发零售业的占比为6.61%,这四大行业占比合计达到了84.65%。

     整体来看,目前仍在就业的低龄老人,相当大一部分是农村的老年人,对这部分老人来说,未来仍需要合理提高财政对农民基础养老金的补贴标准,逐步提高农村老年人养老金水平。

3001.png

为“银发打工人”就业提供保障

     根据,BOSS直聘数据显示,2022年,在该平台上活跃的55岁以上求职者数量已同比上涨27%。此外,2022年该平台岗位描述里明确了“欢迎退休人员”的岗位也同比上涨33%。去年10月,招聘平台“前程无忧”发布的《2022老龄群体退休再就业调研报告》显示,68%的老年人退休后再就业意愿强。根据调研,46.7%的老年人重返就业市场为寻求个人和社会价值,19%的求职者希望发挥一技之长,继续追求职业发展,34.3%的求职者通过再就业补贴家用、增加收入来满足更高层次的消费需求。

     随着平均寿命的不断延长和医疗健康水平的不断改善,退休之后重新走上就业之路的老年人在不断增加。他们人生阅历丰富,不少低龄老年人在就业中彰显技术、经验、管理等方面的比较优势,发挥这些低龄健康老年人的作用,是缓解人口老龄化压力的重要举措。

     但也要看到,当前老年人面临求职渠道窄、就业门槛高等难题,哪怕是高学历和低龄的老年人,也难以找到尽如人意的理想工作。而且就业市场上,能够提供给老人选择的工作岗位也十分有限。今年2月,一条“低龄老人就业难:58岁清华毕业找不到超5000元的工作”的消息登上热搜。

     全国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华荣表示,随着老龄化社会的持续加剧,越来越多的“银发”族进入劳动力市场,保障“银发打工人”群体的劳动权益,应当引起社会各界关注。朱华荣认为,如果能从法律上明确超龄劳动者的“劳动者”身份,将“银发打工人”纳入劳动合同法的调整范畴,进一步完善工伤保险制度体系,有利于保障其劳动权益。

     在专家看来,未来适时调整相关法律法规,对超龄劳动者给予基本劳动保障,发布老年人就业的规范化操作细则和指导意见,对促进低龄老人再就业十分重要。

注:(文中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