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保定城改为何要央企“挑大梁”?时间:2023-02-08 2021年,为构建京雄保一体化发展格局,建设有品位的现代化城市,同时“对接北京、联动雄安”,加快补齐“城市建设和经济发展”两个短板,保定开启了大规模城中村改造,计划2023年底前全部消灭主城区147个城中村。 此次保定城改历史上属于第二次。第一次是从2012年开始。当时按照河北省“三年大变样”要求,保定启动城改。遗憾的是三年城改非但未能成功,而且由于几乎所有项目“烂尾”,至2021年仍有大量遗留问题堆积如山。 从2021年开始的第二次城改,由于房地产市场已经非常低迷,可以说是“生不逢时”,加上第一次城改太多的遗留问题,困难叠加,举步维艰。保定城改“路在何方”?历史遗留问题何时解决?市民在问,时间在问! 在此艰难的背景下,启动城改,不仅需要投入大量资金,动辄几百亿几千亿元,而且开发企业短期基本没有盈利的希望。假如仍不启动城改,保定无法与“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雄安新区实现“统筹、融合、错位、一体化”发展,无法实现“保雄融合”。 面对重重困难和巨大压力,保定进退维谷。怎么办?幸运的是天佑保定。恰在此时,保定来了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有魄力的“党红”组合,站位高远,大胆谋划,“跑步进京”,对接央企,赢得众多央企支持。“功成不必在我”,“功成必须有我”。 此次城改时间紧任务重,资金投入巨大,本土企业根本无力承担。在本土企业中,最大的开发商隆基泰和风雨飘摇,秀兰地产奄奄一息。就连口碑一直很好实力还算不菲的华中和卓正地产,由于城改投入巨大而回报微薄,也是力不从心望而却步“敬而远之”。 保定城改三期,本土企业曾经跃跃欲试,也想一试身手。竞秀区崔闸村和莲池区尚庄村均由本土企业主导。遗憾的是,隆基泰和最终因资金链问题退出尚庄城改,崔闸城改至今步履蹒跚。本土企业开发建设质量备受质疑,广受诟病,个中原因众所周知难以言说。 “没有金刚钻,难揽瓷器活”。由中国能建、中国铁建、中冶、中建等央企主导的城改,开发进度创造了“保定速度”,创立了“保定质量”,赢得了城改村民和广大市民的一致好评。也给保定城市建设输送了大量的资金,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保定痛失省会地位后,经济社会发展缓慢,不仅有客观原因,更主要的是主观因素。雄安新区设立后,再次耽误三年时间。如果保定再不奋起直追,“绽放新颜值,跑出加速度”,保定不仅将被河北其它城市远远跑在后边,重拾大市荣光的梦想将会彻底破灭。 保定人民幸运有“党”,保定人民发自肺腑地感激“党”感谢“党”。正是因为有“党”,保定才能重新放飞梦想,正是因为有“党”,保定才能“激情奋进十四五、再造一个新保定”,正是因为有“党”,保定才能加快实现保雄融合,唱响保雄“双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