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养老养生 >>健康保健 >>健康保健 >> 北方最冷时节到了,养生6法要记牢
养老养生
更多
详细内容

北方最冷时节到了,养生6法要记牢

时间:2023-01-05     作者:辛志林   阅读

  t01b9a461c973e0de0a.gif

  今日小寒,小寒正值“三九”前后,标志着开始进入一年中最寒冷的日子。小寒时节应如何养生?需把握哪些重点,下面就此谈谈认知,与大家交流。

    一、起居宜“三防”

    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寒冷的“三九”时节,要注意“三防”。

    1、防寒

    防寒主要护好头部、背部和足部。首先,头部是人体的神经中枢所在,并且为诸阳之会,所有的阳经都上达于头部。头部皮肤薄、血管粗,散发的热能也较大,如果不注意头部保暖,很容易诱发伤风感冒、头痛,带来疾病。小寒是一年之中最冷的时节,此时一定要注意头部保暖,外出切记要戴帽。其次,背部为人体阳中之阳,贯通着上下督脉,若是保暖不当,寒气入侵,便会损耗阳气,从而使病情加重或旧病复发。可以在阳光好的地方常晒背部,壮阳气,通经络、调和气血,增进健康。第三,“寒从脚底起”,与之相对应,疾病也会从脚下生,脚底的穴位众多,若是受凉会导致毛细血管收缩,血液循环降低,人体的抵抗力下降。所以保暖脚部十分重要,每晚可用热水泡脚,刺激按摩足底的穴位,温肾补阳,促进血液循环。

5a202346423747fe85b07edf074fb9b9_proc.jpg

    2、防燥

    小寒时节当防燥。入冬供暖后,天气燥而干,人也容易烦闷不安、虚火旺盛。常会出现咽干唇燥、皮肤干燥瘙痒、干咳少痰等症。此时,需要及时补水,养阴生津。让体内津液,濡养四肢百骸以及全身皮毛。防燥要多饮温水,适量补充蛋白质及脂肪,多吃滋补汤品、牛奶、酸奶及各类粥品,将水分“锁住”。外部保湿可以使用加湿器,也可以在暖气片旁边放置清水,或将干净的湿布放在暖气片上,还可以使用喷壶在每隔2小时左右在屋内喷洒干净的清水。

    3、防风

    小寒节气,人体阳气潜藏,需防冷风伤人。一旦受到外风侵袭,轻则感冒、发热、咳嗽。严重者还可诱发高血压,脑中风,癫痫,偏瘫等疾病。受到风寒,也许当时不会发作。时间一长,鼻炎、咽炎、风湿就都找上门来了。小寒是风寒感冒多发的时节,此时多做肢体伸展运动,可振奋阳气,固表防感。每日可用冷水洗脸,并用双手摩擦面部使面部生热,增强御寒能力。外出不要用嘴呼吸,减少冷空气对喉咙的直接刺激,防止引发哮喘、胃痛。

    二、饮食当“三食”

    最寒冷的节气也是阴邪最盛的时期,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一些温热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三九进补,可食用以下三类食物。

    1、食豆谷干果

    五谷是冬季食补的基础,可以为身体提供充足的热量以抵御严寒。冬季尤其适合多食用红色及黑色的谷物,如红豆、黑豆、黑米等。此外,时令干果也是滋补佳品,如栗子、红枣等,可单食,也可入菜煮汤时加入,或将各类豆谷、干果混合煮粥。

t01aeb35b175ac77d87.jpg

    2、食肉类

    肉类是冬季最适合的食物,尤其以煲汤最佳,既可以起到滋补的作用,又避免油腻肥甘增添脾胃负担。如牛、羊肉汤,鸡汤,鸭汤。

    3、食温热食物

    寒为阴邪,从饮食养生的角度讲,要特别注意在日常饮食中多食用温、热的食物以补益身体,防御寒冷气候对人体的侵袭。

    三、强身常“四搓”

    1、搓足心

    搓足心暖脚补肾,不但可以安神,对预防失眠也有很好的效果。

    2、搓腹部

    搓腹保健脾胃,长期坚持可以调理脾胃、预防便秘。

2022_0325_2c97f054g00r9ah26006qc000b40068m.gif

    3、搓腰部

    搓腰补肾壮腰,能疏通带脉、强壮腰脊、固精益肾,对缓解腰部酸痛、预防腰肌劳损有很好的效果。

    4、搓颈部

    搓颈部大椎穴暖身驱寒,大椎穴位于颈后最突出的骨头下方,在人体督脉线上,是阴阳经交会之处。感到全身发冷时,可搓揉大椎穴暖身。

    四、保健按“五穴”

    人体有五个中心穴位,经常按摩,可以强身健体,延缓衰老。

    1、按揉百会穴

    头顶正中部位是百会穴,是诸阳交汇之处,也是人体最高的一个穴位,经常用掌心按摩百会穴可提升阳气。

    2、按揉膻中穴

    胸中心即膻中穴,位于两乳头连线的中点。人老是从胸腺开始衰老的,经常捶打膻中穴,可以延年益寿,驱散心中的抑郁之气,还能排泄毒气。

40c510ef7ace4d36927accf4b6095638_th.jpg

    3、按揉气海穴

    腹中心是气海穴,位于脐下约两横指处。气海又称丹田,每天早晚,用掌心顺时针、逆时针各按摩气海穴60圈,让丹田有温热舒适的感觉,可。

    4、按揉劳宫穴

    手心有心包经的劳宫穴,握拳屈指时中指尖处即是劳宫穴。经常按压劳宫穴,有强壮心脏的作用,长期坚持可使心火下降。

    5、按揉涌泉穴

    脚心有肾经的涌泉穴,位于脚底中线前1/3与后2/3交界凹陷处,是人体最低的穴位。可在每晚临睡前半小时,擦热双手掌,然后右掌按摩左脚涌泉穴,左掌按摩右脚涌泉穴。涌泉穴最与劳宫穴互相交叉按摩,可以使心火下降,肾水上升,达到心肾相交、水火相济的效果,能促进睡眠。

    五、避病要“五动”

    俗话说“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在阳光下的适当运动锻炼,能强身健体、增强御寒能力。小寒时节锻炼可进行以下五项运动。

2021_0206_e99cceffg00qo30r6002jd200fa00b4g00fa00b4.gif

    1、原地跑跳

    冬季天寒,可以选择跳绳或者原地跑跳运动,每天跳2~3次,每次10~15分钟,可使全身得到充分运动,但阳过后康复期应注意适度。

    2、慢跑

    慢跑是简便易行的运动方式,严寒条件下慢跑要注意保暖并做好充分的热身运动,微汗即止,运动结束后及时换下汗湿衣物。

    3、散步

    每日在阳光下走一走,既有益健康,还能放松心情。

    4、打太极拳

    打太极拳可以达到收敛阳气、藏精蓄锐的作用。

    5、踢毽子

    选择平坦的地方踢毽子可有效地训练机体的协调性、柔韧性和灵活性,保护心肺功能,促使胃肠蠕动加快,延缓大脑衰老,老年人踢毽子动作宜缓,谨防摔伤。

    阳过后康复期做上述运动应在转阴后半个月进行,且注意适度,不可过量,要循序渐进。

12bdb58695234641b3380e09c1e2ce8e.jpeg

    六、食疗必“六吃”

    小寒时节,可以通过常吃以下6种食物进行食补。

    1、吃核桃

    核桃仁富含磷脂和维生素E,具有增强细胞活性、促进造血功能、增进食欲等功效,对提高身体健康、抵御寒冷大有益处。

    2、吃羊肉

    羊肉有补肾壮阳、温补气血、开胃健脾的功效,冬天吃羊肉,既能抵御风寒,又可滋补身体。羊肉最好是炖着吃,易于消化。

    3、吃韭菜

    韭菜又名起阳草,味甘、性温,能补肾助阳,温中开胃,降逆气,散淤等。韭菜用来炒食或做馅都很适宜。

    4、喝红糖水

    红糖有“东方巧克力”的美誉,具有化淤散寒、暖胃健脾、缓解疼痛的功效。红糖水煮后喝更好,煮过的红糖水比直接用热水冲泡的更易吸收,且更具补中益气、健脾、暖胃的功效。

    5、吃黑芝麻

    黑芝麻具有补肝肾、润五脏的作用,更有乌发养颜的功效。能迅速补充热量、还廖防感冒。

    6、吃熟梨

    梨具有润肺清热、养阴生津等作用。对于燥热咳嗽型患者熟吃梨还能增加止咳的效果。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