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万象 >>史海钩沉 >> 政坛常青树!曾任周总理秘书,如今已是105岁高龄
文史万象
更多
详细内容

政坛常青树!曾任周总理秘书,如今已是105岁高龄

时间:2022-12-28     作者:保定老年网   阅读

在长达半个多世纪的革命生涯之中,宋平一直深受周总理、邓小平和陈云等国家领导人的看重。除此以外,宋平在党内还有一个称号,叫做“党内最大的伯乐”。

那么,为什么说宋平是“最大的伯乐”呢?因为他行事谨慎,忠诚可靠,同时也是因为他在抗日战争时期,曾担任周总理的政治秘书,大家绝对相信他的眼光与能力。

一、年轻时期,投身革命

宋平1917年出生在山东莒县,十七岁考进北大农学院,第二年转入清华大学学习,并于“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时投身革命的洪流,“七七事变”后加入中国共产党。

上世纪三十年代末正是国家沦亡的危急时刻,宋平跋山涉水来到延安,进入中央党校学习马克思主义思想,毕业之后在党校做行政工作。

1938年,中共中央南方局成立,宋平被调到重庆工作。在此期间,他还担任了周总理的政治秘书。

南方局当年工作的任务十分繁重,既要负责维护国共两党的爱国统一战线,又要领导中国南部多个省份的地下活动,争取团结国民党的中间派和海外华侨。

当时南方局还有一个更加重要的职责,那就是通过新华社旗下的《新华日报》、《群众》周刊,进行我党的政治宣传工作,宋平一度当过新华社重庆总分社的负面人。

我们都知道,国共第二次合作是蒋介石在极不情愿的情况下同意的。因此国民党一直不允许共产党公开活动,更不允许共产党进行宣传。

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南方局新华社主办的《新华日报》、《群众》杂志,就经常遭到国民党  方面的查禁与销毁。

每当新华社要发表什么文章,国民党的新闻主管部门就要审查。光是1940年12月至次年的5月,不到半年时间,新华社的报道就被国民党强令删改了150余次,文章被撤稿260余篇。

换句话说,当时在重庆,国民党表面上是允许共产党办报纸的,但是事实上经常什么都不让你发表。

国民党不但派人员干扰新华社的正常工作,有时还直接下令禁止报纸在市面上售卖。有报童胆敢出售《新华日报》,就会遭到国民党派出的流氓殴打。

1945年重庆谈判时,柳亚子拿到了毛主席的《沁园春·雪》。不明就里的他,天真地以为毛主席写的词,就得找共产党办的报纸发表,结果被拒绝了,就是因为上述原因。

为了报刊上的文章能够顺利发表出来,新华社的记者在撰文时就特别讲究技巧,因为只有与敌人斗智斗勇,才能让工作顺利开展。这对二十岁的宋平来说,是一个很大的考验。

由于曾经长期担任周总理的秘书,又兼任报刊的负责人,所以宋平一生中发表讲话都十分审慎,他从来不需要别人代写草稿。

二、谦逊低调,一身清廉

从1938年南方局成立,至1946年,宋平在周总理的身边工作超过八年。这段时间,周总理的一言一行都对宋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这些影响涉及日常工作、生活习惯的方方面面,直至数十年后,我们还会看到宋平待人接物温和、宽厚。

在地方上工作时,宋平很少打断别人讲话,更不爱摆官架子。同时,他还和周总理一样,出门从不带警卫和随从。

1972年,宋平任甘肃省委书记,聚餐时桌子上有六个菜,他就只吃桌上的青菜、豆腐,别的看都不看。有一回他到基层访问,群众杀了一只鸡招待他,他知道后马上付了50元钱。

后来又有一次,宋平到民乐县视察工作,在招待所休息时他发现每一位领导的房间都摆了一盘水果,于是他马上叫来工作人员说:谁想吃水果,自己掏钱,不能养成吃白食的毛病。

但是宋平最容易让人联想到周总理的地方,还是他方正的长相,和特别的着装习惯。他在正式场合,总喜欢穿一身灰色的中山装和一双老布鞋。

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不明就里的外国人把宋平评为中国的“保守派”。不过宋平并不是一直穿中山装,他在退休之后,就经常穿一件老旧的夹克配皮鞋。

那么,宋平为什么坚持穿中山装呢?这可能是因为他单纯地喜欢这种着装的风格,但是也可能是因为这是周总理生前最喜欢的着装风格。

1946年内战爆发以后,宋平和周总理一起回到延安。后来宋平被调到哈尔滨工作了几年,在那里他担任东北总工会的宣传总长、副主席,一直干到1952年。

后来宋平又调回北京,在计委工作,同时兼任劳动部副部长。七十年代时局动荡,宋平一度遭到不公平待遇,周总理知道后亲自过问他的问题,并把他调到甘肃省工作。

1989年6月,宋平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共中央组织部部长,成为正国级领导人。

1992年,宋平退休。宋平在任时行事就很低调,不喜欢在众人面前出风头。有人评价他行事不显山,不露水,善于在工作中发现有潜力的年轻干部,一旦功成,立刻退居幕后。

宋平退休三十年以来,人们往往只能通过每年的国庆庆典,在人群中看到他。处于人群中的宋平,面相方正,气度非凡,神情和周总理一样的儒雅与淡泊。

结语

宋平在二十岁的时候就进入了南方局当宣传秘书,不过周总理当时手下的秘书很多,他只是其中之一。

不过八年以后抗战结束以后,南方局从重庆搬到了南京,周总理却不忘带上宋平,还把他提拔成了政治秘书,可见总理对宋平工作能力是十分看重的。

解放以后,宋平在国家计委工作,这个部门负责的是国民经济与发展战略的制定,周总理当国家总理,宋平当计委负责人,正是周总理的好助手。

后来宋平被调去搞三线建设,再到甘肃当一把手,他一直都竭尽自己所能为群众发声,一心一意为老百姓办事。

宋平从二十岁青年时代起,就跟着周总理学习。先是当周总理的秘书,后来又做了周总理的同事。其实干的工作,也是相当于周总理助手的工作。

因此宋平一生都把周总理当作自己为人处世的榜样,因此别人看到宋平,也总觉得和看到周总理一样亲切,进而觉得他和周总理一样值得大家信赖。

也正是因为如此,数十年来,每当宋平就国家大事向高层提出意见和建议时,领导们总是乐于接受和听取。

如今的宋平,已经是一位105岁高龄的老人了。他在任时两袖清风,退休之后,坚决不允许儿子乘坐专车,享受特权。还时常和老伴一起资肋失学儿童,关心祖国后代的教育问题。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