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抗美援朝除了毛岸英,还有哪些大人物的儿子也赴朝参战时间:2022-12-24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毛岸英第一个报名参军,牺牲在了朝鲜大地,成为毛主席永远无法抹平的伤痛。 其实,除了毛岸英,还有不少大人物的儿子也去了朝鲜,同样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开国中将匡裕民的长子 匡裕民是江西万安人,1930年参加红军,担任红军总部炮兵连连长。 在广昌战役中,国民党火力太猛,彭德怀就把匡裕民请去,匡裕民亲自操炮,只用一发炮弹就端掉了敌人一个机枪阵地,立下了大功! 战后,彭德怀非常高兴,直接把他挖到了红三军团,担任炮兵营营长。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匡裕民率炮兵部队参战,见到彭德怀后,匡裕民立正敬礼,喊道:“报告,红三军团炮兵营营长匡裕民报道!” 彭德怀被逗得哈哈大笑,说:“红三军团是老黄历了,你现在可是志愿军炮兵副司令!” 而且,匡裕民这次还把自己的长子也一起带来了,彭德怀敬佩地说:“老匡,你可是豪气不减当年啊,还把大崽也送来了朝鲜,这就叫上阵父子兵!” 但不幸的是,仅仅两个月后,匡裕民的长子就英勇牺牲了,连名字都没有留下。 匡裕民听到消息后,强忍悲痛,说:“他是为保家卫国牺牲的,是为朝鲜人民牺牲的,死得光荣!” 彭德怀知道后,感慨道:“这就是老红军的本色,将军的胸怀!” 开国中将田维扬的长子:田明升 田维扬是湖北枣阳人,1929年跟着父亲和哥哥一起参加了红军,在后来残酷的战斗中,父亲牺牲了,哥哥也被抓进了监狱,只有田维扬一路升到了团长。 到了解放战争时期,田维扬奔赴东北,担任东北野战军第4纵队第11师师长,参加过辽沈战役、平津战役、衡宝战役等等重要战役。 新中国成立后,已经是四野第41军军长的田维扬,在剿匪期间抽空回老家探望,发现老母亲已经去世,妻子也早已改嫁,好在他找到了自己失散多年的儿子田明升。 当年自己参加红军时,田明升还是个吃奶的婴儿,现在已经成了一个大小伙子,田维扬就鼓励他参加抗美援朝,为国效力。 田明升也是一位有志青年,参军后表现非常勇敢,结果在一次战斗中受了重伤,失去了一条腿。 回国后,田明升没有向组织提什么要求,而是主动回家务农,一辈子默默无闻,无怨无悔。 开国少将颜伏的儿子:颜邦翼 颜伏是四川梁平人,1930年考入了北京大学,在学校期间因参加革命活动,多次遭到反动派逮捕,与家人失去了联系。 直到1946年,颜伏已经成为解放军的高级将领,他失散多年的儿子颜邦翼才得知了父亲的下落,要去寻找父亲,却不料在半路被国民党抓了壮丁,直到1949年,颜邦翼跟着部队起义,才终于成为一名解放军战士。 这一切,颜伏将军并不知道。 抗美援朝战争爆发后,颜伏担任志愿军炮兵第7师师长,赴朝参战,而颜邦翼也跟着志愿军第16军47师去了朝鲜。 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颜伏得知失散多年的儿子竟然也在朝鲜战场,非常激动,不过,当时军情紧急,他没有时间去见儿子,就给他发去了一张便条,因为要保密,便条上只是写了一些军事代码。 颜邦翼看到便条后,也知道了父亲和自己在一个战场上。 不过,两人都把职责和纪律放在第一位,始终没有见上一面,直到回国后,才终于父子团聚。 颜伏将军后来长期担任济南军区炮兵司令,颜邦翼则回到家乡,在一所防疫站工作,直到退休。 另外,还有一个非常特殊的人,也参加了抗美援朝,就是军阀韩复榘的次子韩子华。 在民国时期,韩复榘的名声非常差,两面三刀,贪财好色,抗战时还因临阵脱逃,被蒋介石下令枪毙,遗臭万年。 不过,他的次子韩子华,却是一位有志青年。 抗美援朝爆发时,韩子华还在华北大学学习,同学们纷纷报名参军,韩子华因为父亲的身份,一开始很犹豫,但是在老师的鼓励下,也毅然参加了志愿军,成为一名对敌宣传人员。 这个工作虽然不是上前线打仗,但是也非常危险,需要深入敌军阵地投放宣传品,伤亡率甚至高过一些作战部队。 但是,韩子华没有退缩,每次都能很好地完成上级安排的任务,为瓦解敌军战斗力、抓捕特务,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