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史万象 >>史海钩沉 >> 看当年毛主席是如何成功防疫的?历史经验是可以借鉴!
文史万象
更多
详细内容

看当年毛主席是如何成功防疫的?历史经验是可以借鉴!

时间:2022-12-11     作者:保定老年网   阅读

随着新冠病毒的不断变异,我们的防疫政策也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从最开始的严防死守到了现在的基本放开。当然政策的转变除却病毒变异的原因,更重要的是我们有着丰富的历史经验可以借鉴,再看当年毛主席是如何治理血吸虫病的,或许我们也会有所启发。

血吸虫病大家应该都不陌生,因为这可是当时被称为“瘟神”的存在。血吸虫病俗称“大肚子病”或“水膨胀”,是一种寄生虫,能够在患者体中产卵,随粪便排出后遇水又能进入新一轮的繁殖,水中的血吸虫又能侵入人体内,周而复始,十分难缠。


侵入人体内的血吸虫能够引起肠胃病变、腹部水肿等一系列症状,会使患者变得骨瘦如柴,腹大如鼓,丧失劳动能力,妇女不能生育,儿童成侏儒,甚至引发死亡。虽然史料记载早在2000多年前血吸虫病就已存在,但是第一次为大众所知还是在1905年一位美国医生在湖南省常德县一位渔民的粪便中发现了血吸虫卵。

‬血吸虫肆虐

血吸虫病被人们所了解后全国各地患血吸虫病的人也是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光是疫区就分布在了全国十几个省市,1935年在《内政年鉴》就已经在指出“农民患血吸虫病者不下一千万人”,但是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加上百姓防护意识淡薄,血吸虫病一直没有得到有效的治理,各个疫区的血吸虫病肆虐严重。


直到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某部在渡江战役和水上练兵时,大批战士因感染血吸虫病导致战斗力丧失,直接或间接感染人数达到三万多人,这也引起党中央的极大重视,并开始着手调查治理。


这不查不知道,一查可是吓了一大跳!血吸虫病疫区完全可以用万户萧疏鬼唱歌来形容。全国各省市的血吸虫病患者达到1100多万,遭到威胁人数达1亿多,占了当时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

血吸虫病严重的地区人烟稀少,田地荒芜。人们更是只能过着春天吃鱼蒿,夏天吃野草,秋天吃米糠,冬天把饭讨的生活,连最基本的生活都难以得到保障。江西省丰城县白富乡埂头村,之前本有1000多户人家,到1954年因此病仅剩一个寡妇和一个小女孩两人!“白天田里人稀少,夜晚月下鬼唱歌”就是最生动的写照。


还有安徽省的宁国县和歙县因血吸虫病,原本“牌坊林立、街市繁荣”,好不热闹,但是到最后却变成了“棺材田”“寡妇村”。村子已经完全没有村子的样子了。


1950年春季,江苏高邮爆发了一起震惊全国的血吸虫感染事件,直接造成1300多人死亡,45户人家直接绝户,更是有91个孩子直接变成了孤儿!这也造成了运河西堤陈尸18里的惨状。


于是在血吸虫病疫区,流传着一首首悲惨的民谣:肚胞病,害人精,任屯村里栽祸根;只见死,不见生,有女不嫁任屯村。方湾大肚病,女不生育男“怀孕”,田野荒草尸骨盖,湖畔芦花哭亡灵,孤儿寡母苦仃伶。


当时我国还是农业大国,全国五分之一的人口受到血吸虫的威胁,其中绝大部分还都是青壮年劳动力,新中国成立都没多久,这对我国的发展会造成极为严重的打击,甚至有可能还要使国家发展倒退,所以如何治理血吸虫病就成了当时迫在眉睫的任务。

‬着手治理血吸虫病

1953年,在太湖疗养的沈钧儒给毛主席写信希望他能重视血吸虫病的防治,过了几天毛主席就在回信中指出“血吸虫病危害甚大,必须着重防治。”不仅如此,毛主席还指出治理血吸虫就和打仗是一样的,这是一场疫仗,艰难程度甚至要远超对帝国主义的战争。


于是毛主席发出了一定要消灭血吸虫病的伟大号召,自此一场轰轰烈烈的抗疫之战也拉开了帷幕。


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就把“预防为主”作为了医疗工作的三大方针之一,那么对于肆虐的血吸虫病的治理亦要遵循此原则。所以要减少血吸虫病的传播最主要的就是掐断源头。


而血吸虫孵化的“中间站”是钉螺,所以消灭钉螺就成为了当时的主要任务。如何消灭钉螺在当时也有着两种主要思路。一种思路就是用药物消灭钉螺,第二种思路就是改变自然环境,将适合钉螺生长的自然环境全都改变,从而消灭钉螺。


两种办法都各有利弊,于是在当时也是选择了两种办法并行的思路,在不同的地方运用不同的办法从而消灭钉螺。很快在当时针对不同地貌并结合生产实际创造出了不围而垦、矮围垦种、筑圩蓄水药浸、开新沟填旧沟、土埋、火烧、把水电变旱田等多种办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

在江西省的余江县,当地人民通过这些办法为灭螺填掉旧沟347条,开新沟119条,填土面积高达100多万方,这也为其他地方消灭钉螺提供了范本。


当然仅仅是消灭钉螺是不够的,还有一大批血吸虫病患者等着治疗,如何治疗也成了一个很关键的问题。“哪里有病人就到哪里去治,送上门去治病,跟下田去治病。”这是当时提出的一个治疗方针,所以当务之急是要尽快解决血吸虫病患者。


全国各地的医生都集思广益起来,他们认为最有效的办法还是中西医结合。不仅仅是西医的注射药剂疗法,传统中医也在其中发挥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为在使用西医锑剂治疗过程中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不良反应,针灸却能够有效缓解这种不良反应,从而大大提高病人治疗的成功率。


除此之外,中医上还发现腹水草等天然药物可以有效缓解血吸虫病的症状,例如严重腹水、肝脾肿大等。还有各种中药对于调理患者恢复后的身体也有重大用处,可以说无论是中医还是西医在这场疫仗中都功不可没。

‬最重要的是个人预防

当然消灭血吸虫病还有最为重要的一步,那就是每个人都要自己自己注意防护,调整好自己的生活习惯,注重个人卫生。因为建国前百姓的卫生意识普遍较差,这也是感染血吸虫病的一个重要因素。毛主席曾号召全国人民动员起来、讲究卫生、减少疾病、提高健康水平。


于是在党中央在各个地区推动家庭住宅并普及厕所,还在每个村镇都建造公厕和蓄粪池,加强对粪便的统一管理,避免吸血虫卵进入水源。在江南水乡地区,苏德隆教授还提出通过把粪便和尿液混合时会发酵氨把血吸虫消灭的办法。


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百姓因为常常要下水活动作业,这也会造成血吸虫感染,所以党中央就通过为下水百姓配备油布做的靴子和裤子等工具来对血吸虫病进行防护,有些地方还让百姓他们自己制定了“四带四不准”这样的防护规则。


“要加强对疫区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把疾病的危害和防治的方法同时告诉他们,教育养成他们自觉的防护习惯。”


于是各个宣传部门便通过拍摄电影、制作海报、播放新闻、科普读物、乡村广播等等形式在百姓中间宣传血吸虫病的相关知识,让老百姓能够提高警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曾任中央血防小组组长的魏文伯同志,还亲笔写下了《送瘟神三字经》以传世:“血吸虫,害人精,粪中卵,要小心。粪入水,卵变形,长毛蚴,钻螺身……”

这些措施对于血吸虫病的治理都卓有成效,很快在1958年的6月,江西省余江县宣布当地彻底消灭了血吸虫病,于是全国各地消灭血吸虫病的干劲更足了,全国上下举国同心要把血吸虫病给彻底消灭!


毛主席为了给老百姓鼓劲还写下《送瘟神》诗两首:


其一

绿水青山枉自多,华佗无奈小虫何!

千村薜荔人遗矢,万户萧疏鬼唱歌。

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

牛郎欲问瘟神事,一样悲欢逐逝波。

其二

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红雨随心翻作浪,青山着意化为桥。

天连五岭银锄落,地动三河铁臂摇。

借问瘟君欲何往,纸船明烛照天烧。


虽然这场疫仗中途有所波折,但是到了1985年,全国范围内都已经消灭了血吸虫病。为什么这场仗能够打赢,到现在其实我们也能想明白了,那就是以人民群众为核心,充分发挥国家与个人的作用。


国家统筹规划制定政策办法,老百姓要做的就是遵守实施。为什么能消灭全国范围内的螺钉?为什么那么多重症患者都能被治好?如果光有办法,数亿的老百姓不参与其中能完成吗?也完成不了,如果没有国家的办法,光有人也完成不了,所以对于这场疫仗来说二者是缺一不可,相辅相成的。


这对我们的启发就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团结性是无可匹敌的,我们万众一心便可筑起新的长城。尤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全国各族人民都能团结一致,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也是什么困难都难不倒我们的本质原因。


只要我们个人和国家紧紧联系在一起,瘟神总是会被我们送走的,不管是血吸虫病或是新冠。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