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大雪节气养生,谨记这八大要点!时间:2022-12-07 今天是大雪节气,大雪时节,地面上的阳气全部潜藏于地下,冬至之前的大雪,正是阴气最盛的节气,我们将迎来阴气最重的15天。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此时养生需以避寒就暖、封藏阳气,适量进补、养阳护阴为主,内防燥热,外防湿寒,滋养肺肾,主要应把握以下八个要点: 一是注意保暖。大雪节气后,天气寒冷,易受寒邪侵袭,应做好防寒措施,避免人体阳气受损、感寒而发病。重点要注意头部、腹部保暖。“头为诸阳之会”,头部是所有阳气汇聚的地方,最不能受寒,外出要戴帽子、围围巾,注意保护阳气。护好头部,就可以更好顾护阳气以御寒邪。天气寒冷,会使血管收缩,人会出现头痛头晕的症状。对于脑血管病人来说,寒冷很容易诱发脑血管病。所以,头部保暖非常重要。腹部的保暖则可以防止寒邪侵袭脾胃、损伤正气。 二是充分补水。冬日虽排汗排尿减少,但大脑与身体各器官的细胞仍需水分滋养,以保证正常的新陈代谢。冬季一般每日补水不应少于2000~3000毫升。 三是保健双脚。“寒从脚下起”,脚离心脏远,血液供应偏少,皮下脂肪较薄,抵御寒冷能力较差,一旦受寒,会反射性地引起呼吸道黏膜毛细血管收缩,使其抵抗疾病能力下降,导致呼吸道感染。因此,双脚的保暖也很重要。要保持脚的清洁干燥,袜子勤洗勤换,每天坚持用温热水洗脚,同时按摩和刺激双脚穴位。每天坚持步行半小时以上,活动双脚。 四是运动调神。大雪时节,气温降低,户外活动变少,室内停留时间较长,加之久坐不动,容易使人体新陈代谢减缓,血液循环较慢,从而引发身体不适。此时,需加强运动来提高新陈代谢水平,促进血液循环,增强身体抗寒能力,预防季节性感冒。可选择在一天中日照充足不受寒的时刻,外出锻炼,步行、慢跑、打太极拳、练八段锦等皆可,适当活动筋骨,循序渐进,活动量以微微出汗为宜,避免大量出汗。冬天易使人身心处于低落状态,而改变情绪低落的最佳方法就是活动,活动是消除冬季烦闷、保养精神的良药。 五是通风健脑。冬季室内空气污染程度比室外严重数十倍,应注意常开门窗通风换气,以清洁空气,健脑提神。 六是喝粥调养。冬季饮食忌粘硬生冷,应晨起服粥,晚餐节食,以养胃气。特别是羊肉粥、糯米红枣百合粥、党参枸杞粥、芝麻核桃粥等最适宜。 七是早睡晚起。冬日阳气肃杀,夜间尤甚,要早睡迟起。早睡可助阳气,保持身体温热;晚起可固阴精,躲避严寒,从而平和阴阳。充足的睡眠有益于还精补气,健脾益胃,强筋健骨,熬夜则会损伤肾精,使身体免疫力下降。 八是适当进补。冬季寒冷干燥,宜温补阳气以御寒,滋补阴气以润燥,且此时进补也有益于来年阳气的升发。可以食用大白菜、芝麻润燥,莲藕、大枣、桂圆补中益气,羊肉、牛肉、大葱温补阳气。更可以食用一些如当归羊肉汤、香菇枸杞牛肉煲等药膳滋肾养肝。但注意适度为宜,不可过补。肾气足身体健。冬季寒冷,阴邪更甚,容易损人肾阳,在饮食上宜多吃黑芝麻、等黑色食物,可滋补肝肾,御寒安神,润肺生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