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援越抗美战争回忆录】出关入越(一)时间:2022-11-15 入越前本文作者在广西龙州留影 1968年3月15日,我们浩浩荡荡的车队,开始向凭祥的友谊关方向进发。 友谊关是中越边境上最大、最重要的关防,是广西三关(平而关、水口关、友谊关)之首,位于凭祥市区西南18公里。友谊关始建于汉朝,初名雍鸣关,到了明代改为镇南关。新中国成立后,经周恩来总理批准,更名为睦南关,1965年,又经国务院批准,改名为现在的友谊关。 友谊关四周山峦矗立,气势磅礴,关门卡在金鸡山和大青山的峡谷通道上。关口四周的木棉高大,松柏常青,古榕挺阔。关楼高大稳重,底层是厚实的石材垒起的关墙,中间的拱门上是陈毅元帅题写的“友谊关”三个苍劲有力的大字,关楼的正上方是毛泽东主席的画像。友谊关因其建筑雄伟,地势险峻,故有“天下第二关”之称,也是我国九大著名的关口之一。 入越前作者的战友在友谊关前留念合影 此时的友谊关,除了群山叠嶂,翠绿起伏,就是红旗招展,人群簇动,像一片流动的红海洋。在北广场上,车辆排列整齐,前来送行的人群熙熙攘攘,整个广场和公路上锣鼓喧天,歌声四起,好一派气势非凡的热闹景象,让人振奋不已。 战士们被这热闹的气氛感染了,纷纷下车,前往友谊关广场观望。在友谊关的南侧,通往越南的公路是一个缓慢的陡坡,路面显然要比我们国家的路面窄的多,仅能错开过往的车辆,而且路面都是不够平坦的石渣路。 时至下午四点左右,各单位的炊事班开始起灶做饭。炊事班野炊技能是经过多次训练的,他们依地形挖好土灶,这土灶采用散烟式烟道,能够避免因炊烟过大而暴露目标,同时也能够防范发生火灾。 炊事班,为大家准备的是“青菜肉块刀削面”,这是他们野炊拿手的好饭菜,用时不过一个小时,看到行军锅里的热汤面,顿时就有饱餐一通的欲望。 “大家别着急!刀削面管够啦!”司务长维持着秩序,不住劝告战士们。 其实,大家的秩序还是井然的,也许是兄弟单位都在附近就餐,大家都比着往好的方面表现,谁也不愿意给自己单位丢脸。大家分班组围在一起就餐,那一顿的刀削面吃的真是津津有味,至今也难以忘怀。 前来送行的有附近居民百姓,也有当地驻军的宣传队和军队医院的女兵们,他们围在各单位车辆附近,敲锣打鼓,快板说唱。没有舞台,没有演出服装,没有灯光布景,但是宣传队员们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把广场的气氛推向了一个又一个高潮。 1968年赴越作战部队在友谊关宣誓 “下定决心,不怕牺牲,排除万难,去争取胜利!” “天大地大不如党的恩情大,爹亲娘亲不如毛主席亲……” “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击,要扫除一切害人虫,全无敌!” 这些歌声、锣鼓声和快板声,在山间回荡,此起彼伏,极大调动了入越大军的高涨士气。 当然,最惹眼的还是野战医院的医护人员。这些女兵们非常活跃,她们穿梭在有士兵乘坐的敞篷车周围。有的手持快板,弹词说唱,鼓动我们的士气,有的提着大水壶,为我们添加饮水。她们的热情表现让战士们非常感动,战士们乘坐在车厢里,认真看着她们演唱。 “叫同志,听我唱,高射炮兵好榜样,永远忠于毛主席,援越抗美打胜仗……” “打竹板,志气高,援越抗美打头炮,千难万险咱不怕,泰山压顶不弯腰……” 她们的快板词虽然比较简单,但是看得出都是她们自己编写的,表达了她们的真实的感情。有时她们也唱一些毛主席语录歌,而且是那样的有激情,那样的认真,我们安静地欣赏她们的表演,心里更加向往平静安逸的和平生活。 “嘟!嘟!嘟!”集合哨声响了。战士们快速回到指定的集合地点。(未完待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