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末伏如何养生?做好6件事应对秋老虎时间:2022-08-15 今日末伏,末伏是立秋之后的第一个庚日,末伏又称“秋老虎”,是三伏中的最后一伏。末伏时天气的一大特点就是早晚凉快,但日间阳光依旧猛烈,尤其是中午。末伏人们经常会觉得心烦不宁、坐卧不安、思绪杂乱,是很多疾病的高发期,在末伏这10天里,老年人一定要提高警惕,注意身体养护,为三伏天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下面谈淡安度末伏要做的6件事,供广大网友们朋友们养生参考。 一、润肺 末伏养生需重视滋阴润肺,在饮食上可适当食用芝麻、糯米、粳米、白萝卜、菠萝、乳品等柔润的食物,以益胃生津,吃百合、银耳、莲子、秋梨等可以润肺。此外,早晨和晚上喝点蜂蜜水,也有滋阴润肺的作用。 二、咽津 秋季多干燥,人容易出现口干舌燥等不适,此时可以通过咽津来缓解。具体方法为:舌头在嘴里搅动,以刺激唾液的产生,然后分成3次咽下,并有意识地将其送入丹田。 三、食酸 肺和秋五行都属金,即肺对应秋,秋是收的季节,肺气在秋季也应收敛。酸味能收敛肺气,辛味则发散泻肺,秋天宜收不宜散,所以要尽量少吃葱、姜等辛辣食物,此时吃辣,容易生燥,冬天更容易咳嗽。可适当多吃酸味的果蔬,佐以甘味、苦味食物。 四、秋冻 末伏刚入秋不久,秋天刚至的时候,暑热未尽,早晚温差大,天气变化无常,即使在同一地区也会出现“一天有四季,十里不同天”的情况,这时不宜立刻增加衣物。秋天微寒的刺激,可提高大脑的兴奋性,使皮肤代谢加快,机体耐寒能力增强,更能适应冬季,所以民间有“春捂秋冻”之说。但秋冻也要适度,且应因人而异,立秋早晚温差大,早晚要防秋凉入体,不能冻得打寒战,老年人早晚尤要注意保暖。 五、贴膘 炎热的夏季,人们普遍胃口较差,立秋以后,天气虽热,但人们身上再无黏腻不适的感觉,于是想要吃点好的,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因此民间有“贴秋膘”的说法。一个夏天的燥热,造成了大量的排汗,体内空虚,需要进补。贴秋膘虽有必要,但是暑热未去,所以不能大补,要以清补为主,凉性食物尽量少吃,以免损伤阳气。可以食用一些高蛋白的鸡肉、鸭肉、鱼肉,但肉类不易消化,老年人不宜吃太多,可以多吃点蔬菜水果,多摄入膳食纤维,通畅排便。 六、忌悲 秋天对应的脏器是肺,悲伤容易伤肺。反过来,肺气虚了,机体的耐受能力下降,也易产生悲伤的情绪。所以,秋天自我调养要做到内心宁静舒畅,切忌悲观伤感,即使遇到伤感的事,也应主动予以排解。同时,还应尽量收敛神气、平和心态,以防秋悲伤肺。(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