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文脉博览 >>诗文杂谈 >> 怎样看待泥河湾考古遗址是外国人发现的?
文脉博览
更多
详细内容

怎样看待泥河湾考古遗址是外国人发现的?

时间:2022-02-13     作者:杨义联【原创】   阅读

nimg.ws.126.jpg

 冬奥圣火在泥河湾传递后,其知名度进一步提高。然而,对于考古遗址为啥说是外国人发现的?即使我去过该遗址公园,但也不甚完全了解。为此,查阅一些相关历史资料,才有点认知。

泥河湾村有一个有名的建筑,那就是天主教堂。该教堂于1911年法国神甫林懋德利用庚子赔款兴建的,1976年教堂毁坏,1985年重建,占地2740平方米,其中建筑面积694平方米,因为它关系到考古遗址的发现。为此,先了解下,为啥外国人能在泥河湾兴建教堂?我查阅了从1689年至1902年帝国主义侵略者中国,强迫清政府签定不平等条约的史料。其中,184473日《中美望厦条约》,美国除取得了英国在《南京条约》所获得的特权外,还增加了允许传教士在中国传教的特权;18441024日《中法黄埔条约》,法国取得了英美两国在中国所获得的特权外,并強迫清政府取消禁止天主教传教的法令;1858年,英法联军及美俄公使强迫清政府在签定《天津条约》,还特别规定允许传教士深入内地传教的条款,使中国进一步进入半殖民化;1901年八国联军用武力逼清政府签定了《辛丑条约》,强迫中国赔偿各国军费白银4亿5千万两(各地地方性赔款约2千万两不包括在内),本息分39年还清,年息4厘,本息折合9亿8千万两银子,给我国人民生活增加更大的苦难,经济更加凋敝,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清政府也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同样,泥河湾的命运也掌握在列强手中。他们利用庚子赔款大量建天主、基督教堂,文化入侵猖獗,例如,阳原县东部约20公里内,泥河湾、西小庄和东城建有天主教堂,化稍营有耶稣基督教堂,平均约5公里就有一座教堂,密度之高令人吃惊!

img.pconline.com.jpg

清朝末年,西方国家早已完成了资产阶级工业革命,生物、地质等各种科学研究兴起。然而在清朝封建社会的束缚下,各种近代科学研究几乎是一张白纸,当地政府和百姓视动物化石为普通石头。泥河湾村的天主教堂神甫们,对泥河湾遗址进行了疯狂盗取。1914年,法国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神甫来到中国,假借对生物、地质、古人类、旧石器等考古名义,掠夺中国宝物。1921年,他又号召华北的外国传教士收集古生物化石,正在泥河湾教堂主持的法国神甫文森特,积极响应他的号召,不久就在离教堂不远的桑干河畔断崖剖面上,发现了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这引起了法国古生物学家桑志华、德曰进和英国地质学家巴尔慱对泥河湾的高度重视。1924年,这几位外国专家来到泥河湾教堂,对周围进行科学考查研究,发现了一批淡水软体动物化石的同时,巴尔愽发现了“泥河湾地层”。1948年在世界第18届地质大会上,将泥河湾地层确定为第四纪标准地层。当年,据泥河湾当地村民这样说:洋人窜到泥河湾,盖起一座天主教堂,传教士挖石忙碌,箱箱石头当宝搬。可见,人们并不知这些石头是无价之宝。

img1001.pocoimg.jpg

新中国成立后,以裴文中、贾兰坡、杨钟健、谢飞等一代又一代考古学家们对泥河湾进行深入的调查研究,并组织了一次次的发掘,遥远神秘的泥河湾才逐渐露出面目,特别是小长梁、马圈沟、候家窑等遗址的发现,使得人类进化的脉络越来越清晰,科学内涵越来越丰富,历史价值越来越显现。

沧海桑田,斗转星移。对于地处塞北的泥河湾来说,不仅记录了一段屈辱的历史,也见证了现在我国对其重视和积极探寻。这不仅实现了与远古祖先的对话,体悟到生命的脉动,感受到上下五千年的历史传承,更感受到百万年的人类延续。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