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专家谈“孝道家风”:正家风 首在行孝道时间:2022-01-19 有一首歌谣这样描述孝道与家风的关系:尽孝道,讲传承,一辈做给一辈看,一辈讲给一辈听,一辈跟着一辈学,一辈一辈传家风。孝道与家风有什么渊源?“以孝传家”靠什么?为何说孝道是“笑道”?为何要在未成年人中重提孝道家风?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伦理学与道德建设研究中心副主任肖群忠,山东省临沂市孝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家亭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畅谈“孝道家风”。 肖群忠教授“智者不惑”照。“子曰:君子道者三,我无能也,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这是儒家所言“三达德”的最初表达。图为肖群忠教授在其书房“豳凤轩”正堂“智者不惑”匾前留影,学者读书为学,其志唯在“智者不惑”。图为资料图,由本人提供。 山东省临沂市孝文化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王家亭接受中国文明网专访 正家风首在行孝道 “人孝”方有“家和” 中国文明网:大多数中国人对“家和万事兴”这句话耳熟能详,其实这是后一句。很多人却不知道这句话的前一句是“人孝百愿成”。孝道与家风有什么渊源和内在关联? 肖群忠:家风是一个家庭家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的文化风范和家庭伦理精神。中国传统家庭是以父子亲祖的纵向关系为主枢的,因此,孝就成为家风的核心内容,反过来说,家风也主要是通过孝来传承发扬光大的。因为孝把中国人的亲祖、父母、本身、子孙,过去、现在与未来联系到一起了。 王家亭:人孝,才有家和。《孝经》开篇就提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孝道是道德的源头根本,家风的养成就应该由孝道开始,把孝道作为家风的源头。 肖群忠:大家常说“正家风,首在行孝道”。正因为孝道与家风有上述紧密的联系,因此,孝道教化在家风中就成为首要的内容,或者说,良好家风的形成正是由孝道的教育而形成的。林语堂先生曾经这样解释中国的“教”字,一个“孝”字,一个“文”字,也就是说,教化就是通过文化教人孝,这和《孝经》所讲的“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的说法是完全一致的。 王家亭:“百行孝为先,百善孝作首。”孝道是家风的根本和基础。试想,如果一个家庭中,子女不孝敬父母,晚辈不尊重长辈,这个家将会是什么样子?这个家其他方面会好吗?即便是“好”也是暂时的,虚伪的。 孝道家风是古今无数家庭的追求 家训中孝道篇章极多 建议大家读读《颜氏家训》 中国文明网:古代家训家规中讲孝道的篇章极多,有人说份量排名第一的就是孝。事实真是这样吗?给网友们推荐几本? 肖群忠:中国家训文本起源很早,如《尚书·无逸》篇是周公还政于成王之后对他所进行的告诫,具有家庭教育的性质,可以视为家训文本最早的代表。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颜氏家训》可以看作是我国第一部系统的家训著作。其中的忠孝教诲很多:“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建议大家都读一读《颜氏家训》。 王家亭:事实的确如此,这样的例子多之又多。如明朝朱柏庐的《朱氏女三字经》开头就是“七八岁,讲伦常,第一事,奉爹娘。” 让孝成为家风是从古至今无数家庭的追求 中国文明网:家风传承首在传统孝道的发扬光大。古时家风家训中的孝道篇章列举了各项实践细节,对家庭教育列出了具体要求。在中国,家庭教育一直很受重视。 肖群忠:让孝成为家风是从古至今无数人们的追求。宋代以后的家训在孝道教化上更趋具体,强调实践性。如司马光在《居家杂仪》、《训子孙文》中有言:“凡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有宾客不敢坐于正厅,升阶不敢由东阶上,下马不敢当厅,凡事不敢自拟于其父。”、“容貌必恭,执事必谨,言语应对必下气怡声,出入起居,必谨抚卫之。”这是古时家风家训中的孝道篇章。是说做为子女,外出时先告诉父母亲要到哪里去,回家以后一定面见父母亲,让他们心安。
老一辈良好家风 重视孝道亲情 说到现代家庭的孝道家风故事,我想起了一件事。前些年,新华出版社曾经出版了一本书,名叫《家风》,记录了董必武、陈云、李先念、彭真、万里等八位第一代革命家的家风和孝道亲情。该书出版首发式时,出版社邀请了一位党史专家和我一起与这几位老一代革命家的子女现场对话,亲身感受到了这些红色家庭的良好家风和孝道亲情。 彭真父女情深 女儿75天没脱过衣服日夜陪护 有几件事让我至今难忘:一件事是说,彭真委员长在最后病危时,其女儿傅彦,整整75天没脱过衣服,没离开过父母的病房,最多就是趴在那儿睡一会儿,一直培护在父母的身旁,对父母的深情无以复加。听了这件事后,我特别感动,这是多么深厚的父女情深和孝道啊!那么,这种儿女孝道又是如何形成的呢?就在于彭真同志注重公私分明,对子女加以教育的良好家风。傅彦说:“我跟老爹学了一个东西,就是‘奉献’两个字。他真的没有他自己。他什么时候都是老百姓怎么样,党怎么样了,国家怎么样了。” 习总书记做出孝德榜样 很难想象不爱家的人会真心爱国 当然今年最令人感到温暖的故事就是习近平总书记办公室的几张孝道亲情照片的曝光。他与家人推着轮椅上的父亲、他牵母亲的手散步、还有他与夫人年轻时的合影、他骑着自行车载着女儿的照片,充分体现出他不仅是党和国家的领袖,更是一位家庭生活中的孝子、慈父和贤夫。其实如果一个人不孝顺父母、不热爱家人、不善待子女,很难想象这样一个不爱家的人会真心爱国。在这方面习近平总书记做出了孝道亲情的榜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