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疫情防控中的几个法律问题,你必须知道!时间:2021-01-20 为了引导广大人民群众深入了解疫情防控工作有关的法律知识,助力群众科学高效依法防控疫情。为当前防控疫情提供了法律参考,着力推动依法抗疫,将法治思维、法治方式贯穿疫情防控工作全过程。 法律问题1 缓报、瞒报、漏报疫情,承担什么责任? 解答:在预防、控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期间,相关工作人员在代表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行使职权时,有缓报、瞒报、漏报等严重不负责任行为,导致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传播或者流行,情节严重的,依照《刑法》第409条的规定,以传染病防治失职罪定罪处罚。 法律问题2 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者拒绝强制隔离的,怎么处理? 解答:故意传播新型冠状病毒,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4条、第115条第1款的规定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患有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拒绝接受检疫、强制隔离或者治疗,过失造成新型冠状病毒传播,情节严重,危害公共安全的,依照《刑法》第115条第2款的规定,按照过失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定罪处罚。 法律问题3 制售假冒伪劣口罩和防护服的,该当何罪? 解答:依照《刑法》第145条的规定,以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法律问题4 高价销售口罩的行为触犯刑法吗? 解答:违反国家相关规定,哄抬物价、牟取暴利,严重扰乱市场秩序,违法所得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依照《刑法》第225条第(四)项的规定,以非法经营罪定罪,依法从重处罚。 法律问题5 在疫情防控过程中编造和传播谣言行为,如何处理? 解答:依照《刑法》第291条之一的规定,以编造、故意传播虚假恐怖信息罪定罪处罚。 法律问题6 上班时感染新型冠状病毒,算工伤吗? 解答:劳动者在工作期间因工作原因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应根据《社会保险法》和《工伤保险条例》认定为工伤,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法律问题7 因密切接触感染者被隔离不能上班,企业能辞退吗? 解答:劳动者感染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或疑似感染者或受隔离者,企业需给予必要的医疗期,在医疗期内应支付必要的劳动报酬,不得解除劳动合同。因疫情导致劳动者不能正常上班的,企业应给予必要的假期,不能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解除劳动合同,此期间的工资报酬应按劳动合同来支付。 法律问题8 企业停产停工了,工资怎么算? 解答:企业因疫情原因停产停工,按人社部相关规定,停产停工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企业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工资; 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劳动者未提供正常劳动的,企业应按当地的相关规定发放生活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