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笔墨生香 演绎豪迈人生——记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师张如军时间:2020-12-10 书法艺术蕴涵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承载着中国文化的审美意趣。 有人说,汉字书法是无言的诗,无行的舞,无图的画,无声的乐。遇见张如军,也就验证了这句话。他的笔端凝聚着他的学识修养、人生阅历,无须浓墨重彩,只是几笔轻描淡写,便让人如见山水,如沐风月。他那豪放不拘,不着痕迹的狂草,纵是对书法全然不解的人,亦可入境,为之感动不已。 张如军老师近照 张如军,保定人,少读书,长公职,衰而讲学,爱好书画诗词文史。进修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首届中国书法艺术研究生班,两次参加中国书法家协会培训中心专业培训;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会员,中国长城书画家协会理事,中新(新加坡)文化艺术促进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兼篆书委员会委员;保定市高新区美术家协会会员;曾多次受邀到宁,苏,蒙,京等地讲学。现为张家口书画家协会副主席,张家口老年大学和保定市老年大学书法教师,湛江市国学研究会顾问,蠡县作家协会名誉主席。 从年轻的时候起,张如军便在书法领域耕耘和求索,至老而不倦。他以书为乐,以书作憩,以书求趣。在临遍名家名帖之后,张如军找到了与先贤大师对话的桥梁,通过临摹,解读出书者创作的精神状态和表达的思想意涵。慢慢的也把自己的情感和历史沉淀一起,赋予在作品上,一幅幅富有生命活力的书法作品,呈现在我们面前。 张如军老师书写的四尺草书,天将降大任于斯人。 草书: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六尺竖幅草书:曹植白马篇 从参加工作到退休几十年间,张如军对书法的热爱始终如一,直到现在,他仍然每天坚持习字三四个小时,偶有闲暇读文学、史学等书籍。他说:“书法不能与传统文化脱节,只有在书法中融入更多传统文化的血脉,才能真正传承”。 他认为草书,尤其是狂草,舞动的气势最能表达和诠释自己的真情实感,“那不仅仅是一种艺术,更是生命感情的爆发形式。” 张如军的书法作品,线条流畅飘逸,遒劲厚重的质感,神采飞扬的精神苍茫高远的意境,强烈的冲击力能深深打动人心,让观看和欣赏着产生共鸣和联想。作品如其人,不事张扬,默默在书法艺术道路上走过四十多年,并取得了一定成就。2010年12月,其行书在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国际书法美术大展获优秀奖;2011年4月,其草书在韩国文化艺术研究会举办的美术展获优秀奖;同年7月,其草书在第二届中日议员公务员书法展获优秀奖;2012年其草书在河北省第十届书法大赛获草荣誉奖;2012年,在庆祝中国新加坡建交22周年“中新杯”国际书法大赛获优秀奖;2012年12月,在中国长城书画协会举办的“长城杯”展览中获金奖;2013年1月,其作品被《书法报》刊登,2013年2月作品入展河北省书协高远杯书法大赛;2013年,中国榜书艺术研究会专辑刊发论文《提高农村门额书写水平是普及榜书艺术的当务之急》。 张如军老师的大篆:海纳百川,积跬致远 年愈六旬的张如军作品如其人,不事张扬,默默地在书法艺术的道路上,继续前行,向中国书法艺术的高峰不懈攀登! 上一篇战场生死两兄弟下一篇我那熟识可敬的抗美援朝老首长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