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畅游天下 >>旅游动态 >> 野三坡景区真会破产吗?
旅游饮食
更多
详细内容

野三坡景区真会破产吗?

时间:2020-07-09     作者:保定老年网   阅读


在疫情影响下,


河北景区的“不幸”处境再次被搬到台前。


有传言称,野三坡景区破产了?



如果是真的,


野三坡景区将是今年5月以来


继河南养子沟4A级景区


和河北狼牙山4A级景区


之后第三家破产的高等级景区,


也是国内第二家破产的5A级景区。


那么,野三坡景区究竟破产了没?


官方回应:


河北野三坡景区,


并非“破产”而是“重整”!


且此次重整不会影响野三坡旅游发展,


景区现在依然在正常运营开放。


你对野三坡了解吗?


野三坡在京津冀地带算是比较有名气的,1986年开放,打造了百里峡、拒马河、龙门天关、白草畔、鱼谷洞等景区。


获得过的荣誉有:世界地质公园、国家5A级景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农村旅游先进典型、国家生态旅游示范区……


2013年,野三坡旅投由河北涞水县政府批准组建,属国有独资公司。


2013年到2015年,野三坡旅投承担了7·21特大暴雨灾后重建工作,景区越来越有名气。


2016年2月,野三坡旅投由国有独资公司变为国有控股公司。


今年6月,野山坡宣布重整。


曾经很辉煌


野三坡也有过高光时刻。


2000年,野三坡的宾馆酒店已达300余家,缆车、滑草、跳伞、竹筏、快艇等娱乐项目尽有。2004年,野三坡成为国家4A景区,2006年全年共接待游客150万人次。


仅2018年,野三坡景区全年接待游客600万人次,旅游业综合社会经济效益达到25亿元,景区主要景点门票收入1.3亿元。


那么,野三坡又是如何走到“资不抵债”的尴尬境地呢?


目前河北野三坡旅投所有投资建设项目都在靠门票收入支撑,而由于疫情,门票收入少,不足以支撑所有费用支出。


景区里的网红餐厅在经历了第一波抗疫关停措施之后,生意刚刚开始有点起色,北京又发生了新疫情,重度依赖京郊游客的餐厅生意再次一落千丈。


简单说,野三坡是直接被疫情“杀死”的。


负面新闻多


2015年,有媒体曝光野三坡核心景区出现违建别墅群。


报道称,2003年山水醉别墅群以野三坡旅游度假村的名义开始筹建,建设时因没有取得规划、建筑施工许可证,被野三坡景区管委会勒令停工。


然而,施工单位继续违规建设,景区管委会虽知情也没拦着,甚至批准建设,让开发商拿到了土地使用证,土地用途也由旅游用地改为住宅用地。


直到今年,事件才有了实质性进展。


4月21日,野三坡景区管委会发布公告称将拆除山水醉等一批违建别墅,还景区“绿水青山”。


除此之外,还有很多平台上的网友留言,抱怨景区“票价高、联票不划算”“过度开发”“人造景点痕迹重”“服务有待提升”。


景区里的七彩小镇及以作协主席铁凝《哦,香雪》小说作品为主题打造的香雪村,也被评“同质化,缺少自己的特色。”


门票经济的诟病


“门票经济”一直被旅游业界和大众诟病。


2019年,野三坡景区全年接待游客达600万人次。正因如此,野三坡旅投对自己的门票收入十分自信,将门票收入多次质押进行融资。


据了解,野三坡旅投的应收账款质押共计14笔,主合同金额总计超过6亿。


其中,绝大部分为景区门票收费权质押,其中百里峡景区、龙门天关等子景区门票甚至存在8次以上的重复质押。


其实除了野三坡,不少其它知名景区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发展“门票经济”的问题。


国内知名5A景区峨眉山景区,峨眉山2019年全年实现进山人数398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11.08亿元。按业务分,景区门票收入、客运索道收入、宾馆酒店收入分别占占营业收入的40.19%、33.08%和16.46%。


河南焦作5A景区云台山,其2017年的门票收入占总收入的80%,而当年游客接待量为556万人次,年旅游总收入5.05亿元。


过度依赖“门票经济”,缺少其它收益项目,成为很多景区走向深渊的原因。


负债累累


最近,野三坡景区的崩盘,不仅因“负面新闻”屡登热搜,更大的原因是深陷借贷旋涡!


6月15日,河北省涞水县人民法院发布民事裁定书显示,涞水县安水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以野三坡旅投不能清偿到期债务且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为由,向法院申请对其进行重整。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野三坡旅投金融负债达7亿多元,到期应支付金融租赁借款、短期借款、应付工程款等2亿多元,共累计超过9亿多元,而其现有固定资产3.84亿元,无形资产9.2亿元,总计13.04亿元,其负债率达到了69%。


而在去年9月,野三坡还被国际旅游联合会授予“最美中国文化旅游目的地”证书。


河北景区遭重击


5月10日,狼牙山景区经营企业河北易县狼牙山中凯大酒店集团有限公司被曝出拖欠债务不偿还,和债权人已“拉扯”半年之久。


河北大大小小景区曾经一哄而上兴建玻璃桥、玻璃栈道,景区揽客心切。


2019年3月,河北开展高风险旅游项目专项排查整治行动,河北省内25家景区的32处玻璃栈道类项目全部停运。


患上“玻璃桥依赖症”的景区,一旦关停,收入立马少了。


河北狼牙山景区2018年第一季度接待游客数量同比增长14.2%,之后玻璃栈道被关停,至8月,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34%。


河北白石山景区自2018年4月关停玻璃栈道项目后,600多个旅游团队取消了行程,接待游客数量同比下降40%。


创新靠抄袭,收入靠门票的河北景区始终是微利模式生意,在疫情下不堪一击。


还有河北景区从业者在北京第二波疫情中“躺枪”。


盛夏已至,


野三坡景区正在重整,


河北景区还没走过寒冬,


真希望这段时间对景区来说,


不是一次彻底的打击,


而是一次重新的“涅槃”。


最新评论
请先登录才能进行回复登录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