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文化
  • 20首杏花诗,红白辉映,烟雨迷蒙

    古代诗人们非常喜爱,为杏花写下了众多的文学作品。有格律诗,有歌行体,有词曲,也给我们留下了不少的千古名句。下面我们就来欣赏二十首杏花的七言绝句。烟雨迷蒙古岸斜,淡红浅白缭村家绯桃未放缃梅落,占断风流是此花汪琬的《杏花》诗。春日烟雨蒙蒙,古老的河堤上杏花开放了,淡红浅白的颜色把村庄装扮得更加漂亮。梅花已经凋谢,桃花还未开放,此时只有杏花独领风骚。桃红李白莫争春,素态妖姿两未匀日暮墙头试回首,不施朱粉是东邻这是王禹偁的《杏花》诗。桃花红艳,李花素白,颜色单调枯燥,缺乏匀称之美,就不要来争春了。看看晚

  • 五首五首芳草诗:天涯何处无芳草,长随离恨遍天涯

    随着春天的到来,草木欣荣,最为广阔的就是草本,一层春风,吹出一层绿意,直到天涯海角,都被绿色披裹,是大地最美最富于层次变化的春衣。 自古以来写春草芳草的诗词文字良多,因为草本的青色,是最动人的迎春小调,是最缠绵而恒远的思念,如同坚韧的生命。 汉朝有,青青河边草,绵绵思远道。当河边的草率先展现绿色时,女子就联想到了春草蔓延至远方,在她身不能往的丈夫的征途里,春草如同她的爱,缭绕在他的脚下。 是,联想是思想思念的延伸,而广袤的春天的草,则是这种思念的脚,无限的扩展。 而屈原则喜欢芬芳的草本,香气同样是草

  • 春天的使者,26首桃花诗,许你最美的春天!

    桃花是春天的使者,桃花不仅有观赏价值,还是文学创作的良好素材。古往今来,很多文人墨客都以桃花为题,吟诵过很多流传后世的优美诗词。下面精选古人桃花绝句二十六首,供大家欣赏和写作借鉴。桃花灼灼斗春芳,一见如云满目光不识冬来霜雪遍,芳意争似竹松长詹初的《桃花》写得很有特色。就像诗经的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桃花争春鲜艳夺目。这也是桃树冬天傲霜斗雪的结果,不然又怎能在春天来和青松翠竹一比高低。天上碧桃和露种,日边红杏倚云栽芙蓉生在秋江上,不向东风怨未开高蟾的《上高侍郎》诗歌,是写自己科举考试落第后的感受。诗中

  • 一个杜撰出来的清明风俗,突然上热搜,还让人心神不宁

    按照中国传统历法,今年农历有两个二月,即俗称的“闰二月”。因为今年的清明节刚好在“闰二月”,所以现在网上有人指出:“老一辈有个说法,闰月清明不上坟,上坟祸事要临门。”这个说法究竟是哪一个“老一辈”,通过哪一本书传下来的,到目前为止我还没查到。有网友坚称这两句话是从家里长辈处听到的,但是也有网友表示“闻所未闻”,只怕是一个谣言。闰二月清明不能上坟这个风俗,到底是否存在过呢?这个说法到目前为止,只能存疑了。不过关于网络上为什么会有这个说法,我们倒可以来讨论一下。一、清明节的来历清明节是属于中国古代的

  • 勤,决定命运;德,改变人生

     “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人要过好这一生,勤和德两者缺一不可。01 勤,决定命运  启蒙读物《三字经》中讲:“勤有功,戏无益。戒之哉,宜勉力。”这是告诫孩童们,要想生活好,便要靠自己的勤劳。 没有春夏的耕耘,就不会有秋天的硕果累累。 《左传》有言:“民生在勤,勤则不匮。”所谓勤能补拙,天道酬勤。 “勤”之一字,最讲坚持。人有勤者,则人必兴;家有勤者,则家必旺。 古今中外,能成就大事者,对社会有所作为者,都是在充满荆棘路上,不断磨练奋斗,最后,取得成就。 正如韩愈所言:“业精于勤而荒于嬉,行成于思而毁于

  • 拥有了这4样东西,是人生最高级的炫富!

    生命是一段漫长的旅程,不同年龄段看到的是不一样的风景。直到人生过半才会渐渐发现:人生最高级的炫富,莫过于身体无恙、眼里无怨、家庭和睦、生活有盼。身体无恙才能把生活过成想要的模样我们总以为生活是一场赛跑,为了追上别人,哪怕透支身体也在所不惜。殊不知,人生这场马拉松,到最后真正拼的,不是事业和金钱,而是健康。曾看过一段话:不要晒你的钱,到了医院,钱都不值钱;不要晒你的工作,倒下了,无数人会比你做得更出色;不要晒你的房,人走了,那就是在为别人做嫁衣裳;你唯一可以炫耀的,只有你的健康!人这一辈子,腰缠万

  • 春分美诗六首:细雨又春分

    春分春雨古诗六首:一年春在雨中分 春分,一个古老的节气。 春分是什么含义呢,是指的太阳到达黄经0度,也就是太阳在春季直射到赤道,北半球迎来最美最均衡的春天,昼夜平分。此时日月均从正东方升起,正西方落下。 春分的界定可追溯到尧时代,《尚书尧典》中说,是尧“分命羲仲,宅嵎夷,曰旸谷。寅宾出日,平秩东作。日中,星鸟,以殷仲春。”古文翻译过来就是,尧帝命令羲仲,住在东方的 旸谷,恭敬地迎接日出,到了太阳出现在正天中,且昼夜相等,而那天晚上有朱雀星升起在天空,就将这个日子,定为春天的中间,叫“仲春”。 当代

  • 生活要努力,但也不要忘了快乐

    很多时候,生活好坏,都是由心态决定的。  所有的努力都不会被辜负,只要你肯耐心等待,生活的美好,就一定会在不经意间出现。生活:不求万事如意,只求内心无悔  人生哪能多如意,万事只求半称心。如果要求事事如意,会让自己活得心累。  何不主动调整状态,去与生活达成和解。  当你摆正心态,就会发现:过日子最重要不是运气,而是自己哄自己开心的能力。  事大事小,想开就好;事好事坏,看淡就好。  纵使遇到再多挫折,只要肯笑着面对,就终能让阳光驱散阴霾,让生命活出精彩。感情:不求亲密无间,只愿相处有度  世间

  • 文化风情 | 探寻“清代雕刻艺术展览馆”的秘密

    中国古建筑的美,无处不在。每当你步入清西陵,第一眼总是被它那乾坤聚秀、规模宏大的建筑所吸引,但细细观摩,你就会发现:最让人感到惊艳的,往往是那些被精心雕刻的,一砖一瓦,一木一石。清西陵的雕刻并不仅仅限于某几种建筑物上,石牌坊、石像生、华表、台祭石五供等固然都是壮丽精美、颇具代表性的雕刻艺术品,但实际上在清西陵,几乎所有的建筑物上都有雕刻纹饰。清东陵与清西陵在我国陵寝发展史上均处于突出的地位并各具特点。清东陵是现存封建帝王陵墓中最大的一处,清西陵则是帝王陵寝中保存比较完整的一处,更具有充分反映当时

  • 幸福的人生,不过是做到这两点

    《道德经》中有言,“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就是说,人的祸患多源于自身永不知足的贪婪本性,因此,圣人不仅要有优秀的道德修养、完美的人格魅力,还需要适可而止,廉洁自律。知足是“已经满足于”所得,而知止,则是“获取过程中”主动放弃。知足、知止,是中国哲学中独有的一种智慧。现实生活中过得很幸福的人,无非是做到了这两点。1、学会知足,方可常乐“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长足矣。”知足,方可常乐。人生没有圆满的幸福,但却有知足的快乐。知足者,贫贱亦乐;不知足者,富贵亦忧。明朝著名的理学家胡九韶便

  • 诗经七首,揭开古人什么时候开始植树

    植树节又到了,每年公历三月十二日,是我国的植树节,此时正是惊蛰节气后不久,春雨春雷,万木出芽,是各种树木最为蓬勃生发之时。此时植树,成活率高,春种一颗树,夏有一地荫,秋收万颗果,冬看烟成林。古人是什么时候开始植树的?原始社会逐水草而居,靠发掘采摘自然界可以吃的食物,到主动种植粮食和树木,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时间。人类驯化谷物和驯化果树,都应该是在同一时间。那么现在出土的最早的稻种,距今已经有1.4万以上的历史,可以相信当时的人类亦开始驯化果树。毕竟果实也是重要的食物来源。历史到了4000多年前的黄帝时代,传

  • “妇女能顶半边天”,是毛主席提出的吗?

    作为当代中国妇女解放和妇女地位提高的经典话语,“妇女能顶半边天”因其朴素直观,朗朗上口,逐渐由运动口号演变为大众熟知的习语,进而沿用至今。长期以来,“妇女能顶半边天”被认为出自毛泽东语录,但中央文献研究室编辑出版的毛泽东相关文献均未收录与此相同或相似的表述。通过探究这一表述的出处、使用的具体语境和时代内涵,有助于理解新中国成立70余年来中国妇女解放运动的历史进程以及妇女主体意识的觉醒。一、参与共同劳动的新女性:“半边天”的源流与出场在文学作品与新闻报道中,“半边天”通常用于形容火光、云霞等事物发展

  • 三月,你用那首诗拥抱春光

    三月,就让我们带着心中的期许,将日子过成一首诗,于无声处,聆听凡世静音,简单而精致,甚好。三月至,忘烦忧《蟾宫曲·扬州汪右丞席上即事》【元】卢挚江城歌吹风流,雨过平山,月满西楼。几许年华,三生醉梦,六月凉秋。按锦瑟佳人劝酒,卷朱帘齐按凉州。客去还留,云树萧萧,河汉悠悠。人生最开心的事情,莫过于约上三五好友,春天赏花,夏天钓鱼,秋天郊游,冬天煮雪。可现实中,干不完的工作接踵而至,无可推卸的义务接二连三,重如泰山的责任剥夺了自由的脚步。索性放下烦忧,漫步在春天的河边,不知目的在哪里,走到水源尽头,静

  • 春草美诗七首: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

    三月的春雨和风,最先催生就是草本。先是地面两三点绿色,两三天,就开始连绵成片。如果春天有脚,风是春神,那绿草则是她们路过的脚步,洒下的笑声,不多时,连绵芳草,从海边,从长江南岸铺展到了无尽的北方。写春草的诗很多,让我们择录几首,慢慢欣赏回味。“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唐 ·张旭《春草》唐朝几乎每家都有男子当兵,盛唐李白时代,他写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包含了一个时代的真实信息,那就是长安家家都有人当兵,而主要的征戍地,就是北方边境,女性们在秋冬季节赶

  • 人这一生,有五个一,能占两个就很幸福了!

    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在给我们托梦:“我就这一次机会了,你要好好珍惜。”只是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这一生你想怎样过?”如果让你说这一生你想怎样过,那是什么样子呢?1、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驿站,家是心灵的寄托,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灵魂的栖息地。”这是我看过最温馨幸福的一句话,也是我认为对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才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才能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家庭不幸福,那么孩子也不会幸福,父母也不会快

  • 这五个征兆,证明开始走好运了,要好好珍惜

    人生,是一场旅程,有起点也有终点。我们走在路上,总是一边失去。得到一些,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得失,不过一种心境,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我们都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总觉得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它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要努力克服,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地抱怨。当你开始走好运的时候,往往会有以下五个征兆,一定要好好珍惜!1、心态逐渐变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鲁迅人生的路很漫长,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可能你之前是一个懦弱的人,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但你

  • 一个人修养怎样?全看身上这五处

    “人的修养往往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体现。”一个人的外表可以精心打扮,呈现出一副优雅的姿容。但再好看的相貌,也掩盖不住一言一行中暴露的修养。一个人的修养好不好,全看身上这五处。嘴:出言有尺古语云:“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说出去的话就像射出去的箭,话一出口很难收回。一旦说错了话,就有可能伤人于无形。而学会嘴下留情,懂得体谅他人,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好好说话,不仅能愉悦自己,更能温暖他人。涵养一张有情的嘴,不揭他人短、不语狂恶言,自然厚德载物,积德积福。眼:拥有包容的眼光周国平说:

  • 人与人的差距,取自于这三点

    一、格局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有人买了件衣服,回家之后跟朋友显摆,发现自己多花了10块,于是耿耿于怀。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乞丐在街上乞讨,对路上有稳定工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庭院里长不出参天树,如果一个人的格局不够大,那往往很难成事。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气度、胆识。一位道长曾经游览一座道观,看到一个小道士,在一棵近五百年的古松旁种夹竹桃。他感慨道:“以前道人种松树的时候,就已经想到道观百年以后的发展了;今天,小道士在这里种花

  • 人生中最快乐的三件事情,不知道您占了几个?

    《孟子·尽心章句上》当中提到了“君子有三乐”,原话是: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么长一段话,简单提炼就是说三件快乐的事情,分别是家庭幸福、内心无愧和见贤思齐。我们分开来说。首先第一个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无论哪个年代的人,对于家庭的观念很重的。在《汉书》当中也记载过“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因为家里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是自己最放松、最舒服的地方。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就是说父母都健在,兄弟都齐心。之

  • 雨水节气诗词五首:春来雨水已流通,必定时和更岁丰

    每年公历的二月中下旬,农历的正月底,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从地球和太阳运行的状态,这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赤道运行的中间阶段,从立春开始,白昼渐渐变长,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的积温也逐步增多。阳光,温度,在加上徐徐而来的海洋洋流进入内陆,带来温润的降水,这时的雨水,很少见纷飞的雪花,反而霏霏漠漠,是大地植物萌发成长最需要的助力。二十四节气,在古代的产生,是和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所以可以见到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多和自然的降水有关。比如雨水节气,清明节气,谷雨节气,小满节气,霜降,白

共有49页首页上一页123456789下一页尾页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返回顶部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