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万象
  • 春草美诗七首:年年生古道,步步是青春

    三月的春雨和风,最先催生就是草本。先是地面两三点绿色,两三天,就开始连绵成片。如果春天有脚,风是春神,那绿草则是她们路过的脚步,洒下的笑声,不多时,连绵芳草,从海边,从长江南岸铺展到了无尽的北方。写春草的诗很多,让我们择录几首,慢慢欣赏回味。“春草青青万里馀,边城落日见离居。情知海上三年别,不寄云间一纸书。”唐 ·张旭《春草》唐朝几乎每家都有男子当兵,盛唐李白时代,他写长安,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包含了一个时代的真实信息,那就是长安家家都有人当兵,而主要的征戍地,就是北方边境,女性们在秋冬季节赶

  • 人这一生,有五个一,能占两个就很幸福了!

    我们出生的时候,父母都在给我们托梦:“我就这一次机会了,你要好好珍惜。”只是在我们长大成人之后,父母对我们说的最后一句话却是:“这一生你想怎样过?”如果让你说这一生你想怎样过,那是什么样子呢?1、有一个幸福的家庭“家是心灵的港湾,家是人生的驿站,家是心灵的寄托,家是温暖的港湾,家是灵魂的栖息地。”这是我看过最温馨幸福的一句话,也是我认为对一个家庭来说最重要的一个词语。有一个幸福的家庭,才能给我们提供良好的物质条件,才能让我们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工作中去。如果家庭不幸福,那么孩子也不会幸福,父母也不会快

  • 这五个征兆,证明开始走好运了,要好好珍惜

    人生,是一场旅程,有起点也有终点。我们走在路上,总是一边失去。得到一些,同时也会失去一些。得失,不过一种心境,心若计较,处处都有怨言;心若放宽,时时都是春天。我们都想要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有时候总觉得很难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因为它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如果你遇到了困难,就要努力克服,不要总是怨天尤人地抱怨。当你开始走好运的时候,往往会有以下五个征兆,一定要好好珍惜!1、心态逐渐变好“心有猛虎,细嗅蔷薇。”——鲁迅人生的路很漫长,没有谁可以一帆风顺。可能你之前是一个懦弱的人,在经历过一些事情之后,但你

  • 一个人修养怎样?全看身上这五处

    “人的修养往往在不经意的言行举止中体现。”一个人的外表可以精心打扮,呈现出一副优雅的姿容。但再好看的相貌,也掩盖不住一言一行中暴露的修养。一个人的修养好不好,全看身上这五处。嘴:出言有尺古语云:“言出如箭,不可乱发;一入人耳,有力难拔。”说出去的话就像射出去的箭,话一出口很难收回。一旦说错了话,就有可能伤人于无形。而学会嘴下留情,懂得体谅他人,则是一种难得的修养。好好说话,不仅能愉悦自己,更能温暖他人。涵养一张有情的嘴,不揭他人短、不语狂恶言,自然厚德载物,积德积福。眼:拥有包容的眼光周国平说:

  • “寿有三不过,子孙福气多”,说的哪三种情况?不妨一看

    我们过生日给老年人是叫过寿,现代人可能比较随意了,图个热热闹闹的相聚。但是,在古代是有很多规矩,比如有一个讲究叫:寿有三不过,子孙福气多,哪三不过?第一,父母在的时候。农村还有句老话叫做“上有老人不做寿,下无子孙不贺喜”,父母在时,无论你是多大年龄大,你也是孩子。所谓“父母在,不言老”也是这个道理,所以说父母在的时候,原则上是不过寿的。第二,六十之前,不过寿。《论语》中有句话叫做“甲子乃寿之始”,60年为一甲子,60岁之前都不能称之为寿。60岁也称为花甲之年,在此之前都还年轻,甚至还没有退休。如果是小

  • 非遗之魅 | 从“石”到“砚”之蝶变

    易水砚制作技艺 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 易水砚 中国著名古砚之一 古称“奚砚”“燕畿乌金砚” 产于保定市易县 相传易水砚始于战国,盛于唐宋 目前发现有东汉出土的易砚 距今已有1800多年历史 自古易水砚与端砚齐名 素有“南端北易”之誉 历代为宫廷贡品 砚石为上亿年形成的天然水成岩 以“紫翠石”“玉黛石”为代表 每一方砚往往是 雕塑、书画、金石等艺术的集成 既是理想实用的书写工具 更是欣赏收藏的艺术臻品 随着社会的进步 人们对于艺术的精神诉求越来越高 砚文化在今天被赋予了 更为宽泛的

  • 人与人的差距,取自于这三点

    一、格局曾国藩说:谋大事者,首重格局。有人买了件衣服,回家之后跟朋友显摆,发现自己多花了10块,于是耿耿于怀。这人的格局就值20元钱了。乞丐在街上乞讨,对路上有稳定工作的人毫无感觉,却嫉妒比自己乞讨得多的乞丐,这人估计一直就是个乞丐了。庭院里长不出参天树,如果一个人的格局不够大,那往往很难成事。所谓格局,就是一个人的眼光、胸襟、气度、胆识。一位道长曾经游览一座道观,看到一个小道士,在一棵近五百年的古松旁种夹竹桃。他感慨道:“以前道人种松树的时候,就已经想到道观百年以后的发展了;今天,小道士在这里种花

  • 人生中最快乐的三件事情,不知道您占了几个?

    《孟子·尽心章句上》当中提到了“君子有三乐”,原话是: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么长一段话,简单提炼就是说三件快乐的事情,分别是家庭幸福、内心无愧和见贤思齐。我们分开来说。首先第一个是父母俱存,兄弟无故。无论哪个年代的人,对于家庭的观念很重的。在《汉书》当中也记载过“骨肉相附,人情所愿也。”因为家里有自己爱的人和爱自己的人,是自己最放松、最舒服的地方。父母俱存,兄弟无故。就是说父母都健在,兄弟都齐心。之

  • 雨水节气诗词五首:春来雨水已流通,必定时和更岁丰

    每年公历的二月中下旬,农历的正月底,会迎来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个节气“雨水”。从地球和太阳运行的状态,这是太阳从南回归线向赤道运行的中间阶段,从立春开始,白昼渐渐变长,太阳光照在地球表面的积温也逐步增多。阳光,温度,在加上徐徐而来的海洋洋流进入内陆,带来温润的降水,这时的雨水,很少见纷飞的雪花,反而霏霏漠漠,是大地植物萌发成长最需要的助力。二十四节气,在古代的产生,是和农业水资源的需求密切相关的。所以可以见到二十四节气的名字,多和自然的降水有关。比如雨水节气,清明节气,谷雨节气,小满节气,霜降,白

  • 成年人最大的悲哀:活成了“中年闰土”

    在鲁迅笔下,记忆中的闰土是个意气风发的少年。十一二岁,手拿钢叉,脖子上带着银圈,用力捕猎一匹猹。那时候的闰土不怕天、不怕地,更不怕地主家的少爷。你地位高怎样?你有钱有地又怎样?强健能干的少年闰土都没有感到过在鲁迅面前有任何的自卑感。闰土的父亲在大户人家做工,为了照顾闰土,也是为了给家里节约粮食,父亲总会带着他一起。他会捕猹,会看西瓜,会捕鸟,会做很多让大户人家的少爷惊叹的“英雄行为”。那时候的闰土,完美解释了少年意气。在少年闰土心里,没有负担,没有顾忌,他玩得没心没肺,胆子大得天王老子都不怕。所

  • 二月二龙抬头,牢记这一二三,赶走霉运,接福纳财

    2月21日是农历二月初二,又叫“龙抬头”,传说这一天龙要从沉睡中醒来,大地回暖、春雷滚滚、雨水增多,于是这一天人们要进行祭龙、求雨、开耕等习俗活动。除此之外还有很多讲究,二月初二这天,我们要尊重传统,牢记:1不洗,2不碰,吃3样,沾龙气行好运,接福纳财,一起来看看吧!“ 1不洗”人们普遍认为“龙抬头”之日不能洗衣服,因为洗了会伤了龙神的皮肤,是不吉利的,所以这一天妇女们要停止洗衣服,即使有脏衣服,也要留到第二天再去洗,这是对龙神的尊敬和对未来日子的期盼了。“2不碰”1、不碰针线、剪刀尽量不要在“龙抬头”这

  • 非遗之魅 | 玩赏健身两不误——保定铁球

    保定铁球制作技艺为河北省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发端于明朝嘉靖年间,到清代已在保定城内南大街形成制作中心,清西陵崇陵地宫曾出土一对清代铁球。 保定铁球最初只作为一种玩赏或护身器械在民间流传。明朝出现了专门制作铁球的烘炉。铁球的流行,引起宫廷的注意,开始向民间索取贡品,身怀绝技的铁匠艺人被召进宫内,专门制作铁球,以供皇室贵族、达官显贵们赏玩。 铁球外表明光锃亮,其内部结构复杂,球内有球,并装有音板,两个为一副,俗称“一公一母”,雌球声音柔和缠绵,雄球声音清脆悦耳。现代铁球制作在继承传统技艺的

  • 我国十大元帅逝世原因各不同,谁是最早和最后离世者

    十大开国元帅都是人中龙凤,在历史的星空划过耀眼的光芒。但是,无论多么大的英雄,都有迟暮的那一天,也有撒手人寰的一刻。曾经叱咤风云的开国元帅也是凡人,也有芸芸众生面对的生老病死。他们逝世的原因千差万别,各不相同。按照时间先后,我们简要梳理一下十大元帅逝世的原因。开国元帅罗荣桓1、罗荣桓:久病不治罗帅生于1902年11月,年龄最小,仅次于林总。罗帅虽然年龄较小,但他建国后任总政主任、总干部部长等职,久病不愈、身体虚弱。1943年,也就是抗争最艰苦的时期,罗帅就检查出患了严重的尿毒症。由于山东根据地医疗条件有限,

  • 毛主席为何一生不进故宫?主要有四个原因

    故宫是明清两朝皇帝居住的地方,见证了500多年的历史,有着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因此,在解放北平的时候,毛主席多次作出重要指示,强调保护故宫的重要性。毛主席第一次提出保护故宫,是在1948年12月。毛主席强调说,北京故宫等文化古迹,特别是集中在西山、沙河等地区的,管理要接续,原先的管理人员有经验,还是以他们这套管理班底为基础。对于景区的保护,因为毕竟是战争时期,可以派出部分兵力保护。如果文化古迹区的战事不可避免,也要和大学里的专家学者联系一下,最大限度地商讨出一个应对的办法。仅仅过了一个月,毛主席又专门对故

  • 最美春光诗词:迎一片春来,等一场花开

    冰心说:春何曾说话呢?但她那伟大潜隐的力量,已这般的,温柔了世界了!人间四季,春天最令人赏心悦目:冰雪消融,溪水潺潺,看到远山渐绿的颜色,那是春的语言;草长莺飞,丝绦拂堤,看到枝头重现的雀跃,那是春的呢喃;向阳草木青,明媚春光暖,春天的美,俯拾皆是,但尤爱诗词里如画的春。今天为大家整理了最美春光诗词,就让我们在诗词中,迎一场久违的春暖花开!• 迎一片春来,等一场花开。《好事近·梦中作》【宋】秦观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飞云当面化龙蛇,夭矫转空碧。醉卧古藤阴下,了不

  • 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自个去!咋回事?老人们害怕啥?

    这些年,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大幅提升,农业现代化的不断推进,在农村很多农民走上了外出打工的道路,种地已然难以担当起养家糊口的营生,好在,外出打工的收入不菲,很多村民的生活有了明显的提升,农村也变得冷清了许多,很多老一辈传承下的好东西也都失传了。但是,如今的农村,从老人口中依稀还能听到很多脍炙人口的大白话,这也是口口相传下的宝贵财富! 由于古时生产力水平低,千百年以来,一代又一代的先人通过对事物的观察,总结出很多的经验教训,用简洁明了的语句告诫后人,久而久之,就形成了一句句发人深思的俗语! 比如说:

  • 早春美诗四首 感受自然的美和奥秘

    节气立春之后,即是新一年的春季到来。古人划分四季,最初是按照北斗星有规律的旋转,所谓斗转星移。当北斗星的星柄,指向东面时,春季就来到了。大约在四千多年前的尧时代,考古学上所称的陶寺时期,人们已经非常准确的利用太阳的光影测定冬至,夏至,春分,秋分。春分的确立,也就能够划定春天的起始时间。所以夏朝开始,就应该有立春节气,或者这个准确的时间。而应对的正是斗转星移,北斗星斗柄刚刚指向的东面。所以古书有夏朝建寅,其岁首应该不是农历一月,而是寅所代表的春分。早春确切的时段是节气立春到节气惊蛰前。虽然农历的正

  • 立春两首别致古词:明日是新春,春风生鬓云

    传统春季固然是农历的一月二月三月,但是那是通俗的算法。实际真正春天和春季的开始,是以节气立春,作为重要的标志时间的。这里有着古代历法的科学。因为二十四节气历,用现代的话说,就是太阳历。以太阳每年在地面有规律移动的光影,作为划分。这样能够更精确地掌握一年之中气候的变化,且这种变化,非常有规律,能够比较精确的指导农业生产。比如立春,就是太阳到达黄经315°时的一个时间节点。我们知道地球的植物生长,要依赖光照,温度,水分,而在这个节点左右,日照时间逐渐增加,地面的积温也增加,日常气温通常在零度以上,冰河解

  • 立春将至,无论贫富,牢记“6不忘,忌2事”

    立春是中国民间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古籍《群芳谱》对立春解释为:“立,始建也。春气始而建立也。”“立”是“开始”的意思,立春为五九的最后一天,也表示着春天真正的到来了,气温、日照和降雨量开始上升和增加,万物复苏,风和日暖,所谓“一年之计在于春”,我们也要开始为生活忙碌了。2023年立春是2月4日10点33分21秒,节气是依据太阳黄经度数来确定,因此当太阳到达黄经315°时为立春,这也是立春节气为何总是出现在公历每年的2月3日、4日或5日。早在2000多年前的汉代,立春就有了很多的习俗,到了

  • 非遗之魅 | 小面团捏出“大世界”——肖氏面塑

    面塑也称面人、年模、面花,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中国民间工艺品。中国的面塑艺术早在汉代就已有文字记载。它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的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 捏面艺人,根据所需随手取材,在手中几经捏、搓、揉、掀,用小竹刀灵巧地点、切、刻、划、塑成身、手、头面,披上发饰和衣裳,顷刻之间,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便脱手而成。 肖氏面塑为保定市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礼从宜、事从俗”,民俗活动的需要直接促进了面塑的发展,面塑也被赋予不同的吉祥含义。

技术支持: 创和全网营销 | 管理登录
seo se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