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疫情当前肩重任 援疆有期归无期时间:2020-03-24 2月24日,刘根立(中者)和院领导给焉耆县东大桥卡点处民警送中药。 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去,投入到无限的援疆去,做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题记 大千世界里,哲学家用实践阐述真理;数学家用定义解开难题;文学家使用文字写成火热的血;雕刻家用形象竖起永久的记忆;而他,一位年纪接近退休的援疆医务工作者,以自己的行动,谱写了人生之歌。 祖国的新疆,春天是一个风沙漫卷的季节,人们脚下的黄沙堆积的越高,胡杨树越是挺拔向上,傲然挺立!印记着生命的坚韧不拔,顽强不屈!! 三年啦!胡杨树绿了又黄,黄了又绿,可他不但没有回到生他、养他的故土——保定,却把家也搬到这里。 他就是保定市第五医院的党委书记、援疆干部刘根立。 刘根立(右二)带领医院中医科人员发挥中医药“治未病“特殊作用并运用到防疫工作中。关心关爱一线民警,为他们送上可预防感冒等疗效中药包(泡茶饮)600包。 (一) 雄鹰振翅凌空飞,天高地阔任我翔。 2017年初春,党中央的“51.2”援疆的政策敲响了刘根立的耳鼓。 “加快新疆经济社会发展,提高新疆各族人民的水平,有利于民族团结,实现各族的共同繁荣。维护祖国的统一,拓展国民经济发展空间。” 刘根立睡不着觉了,反反复复的、心急火燎的、思绪萦绕着,“我是一名共产党党员,又是一名党委书记,我不去,谁去?”他依然决然的下了决心,主动请缨,支援新疆! 支援新疆的一批人员名单下来了,他的名字赫然在目,兴奋的他,几夜没合眼。他的朋友、同事、领导推心置腹的问他,“你都57岁了,快到退休的年龄啦,为啥撇家舍业,去边疆做一个援疆的医务工作者?” 刘根立莞尔一笑,“就是抓住这个不多的工作时间,做个带头兵,我有多少热,就发多少光,带动更多的同志,到那艰苦的边疆做贡献。” 他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刘根立书记为发热门诊医务人员送去慰问品 (二) 2017年 2月25日,是个永记的日子,刘根立以一位保定市新一期援疆干部人才,从祖国的东部到边疆西部,一路追赶着太阳,风尘仆仆,到了二师库尔勒医院。 在这祖国的大西北,祖国的边疆,刘根立时刻不忘,在疆我干什么,离疆又留什么?敢于直面矛盾,善于解决问题。 在工作中,他手把手的指导当地医生开展工作,又有一些人问他,“援疆是为晋升职称?还是为子女考学?” 他沉思的微笑:“援疆之前就是主任医师,正高职;子女都参加了工作;我来这里就是为发点儿光,发点儿热,尽我这仅有的绵薄之力,为边疆的医疗事业做一些贡献。” 人们听了发出敬畏的感叹,并伸出大拇指夸赞:“好!好样的!” 2017年9月,刘根立被调到铁门市第二师焉耆医院任党委书记,这也充分证明党对他的极其信任与重托。 一年半的援疆任务到期了, 因焉耆医院的情况特殊,组织上让他留下来。 沉甸甸的责任,浓浓的情,他就像一个永不生锈的螺丝钉,拧在岗位上,发出闪亮而晶莹的光彩! 刘根立努力践行着,“思想像天池的水一样纯净;毅力像胡杨树一样顽强;团结像石榴子一样紧密;业绩像雪莲花的价值追求。”他用实际行动,援疆的大爱,谱写着生命的华章。 刘根立做过胆囊摘除术,还患有胰腺炎,老伴陈慧英和孩子们不是不支持他支援边疆,实在不放心他的身体。老伴只好带着不满六个月的孙女,特意到新疆陪伴他,照顾他的生活。 刘根立,他牢记使命、恪尽职守 ,无私奉献、舍小家、顾大家、全心融入、真心付出,让各族职工切身感受到他的医者仁心,是援疆人的好榜样。 刘根立书记带领医院机关人员携带慰问品看望感染科医护人员,给他们送去关怀与温暖。 (三) 在我们的生命中,有时候,我们必须做出困难的抉择,开始一个自我更新的历程。 光阴荏苒,流光溢彩,2019年年底,组织通知刘根立,可以随第八期援疆战友结束工作,回保定。刘根立的衣物行李已经打包寄回保定,就在亲人翘首期盼他的归来,过个团圆年时,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侵袭了祖国的大江南北,打响了一场全国无硝烟的战争。 刘根立,一名共产党员,一名医务工作者,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就是他的使命。 已经60岁,刚刚做了固胆总管结石手术的他,挺身而出,坚定的投入到这场抗击新冠病毒的阻击战! 人生最宝贵的是精神,充满着欢乐与奋斗精神的人,他永远带着欢乐去迎接雷霆与阳光。 焉耆医院是定为新疆兵团第二师定点医院,形式异常严峻。作为疫情病毒领导小组防控总指挥的刘根立,以身作则,带领全员党员干部坚守在医院防疫情的最前线。 焉耆医院党委召开专题会议安排部署新冠肺炎防控工作。 刘根立设立了七个小组,医院的各个职能部门、科室迅速的形成了工作的核力,确保疫情防控工作顺利有续的、实质有效的进行。刚刚做完手术的他,本应躺在病床上好好修养,而他不但不能好好养病,反而是手上戴着留置管,白天工作,晚上输液,有时还因为开会,安排工作,却忘了输液。经常来不及吃饭,用一桶方便面,或者是一罐八宝粥打发一顿饭。日子久了,他人瘦了,眼窝深陷了,肝功能严重的受到损害,身体非常虚弱。但他仍然是不分昼夜的,带领着全院职工奋战在一线。严肃的对职工们说:“我们必须堵住每一个环节漏洞,容不得半点马虎。” 2020年1月21日16:00时,焉耆县永宁镇一名1月16日武汉返乡大学生发热来到医院就诊,医院疫情指挥部接到情况后第一时间报告了刘根立,当时他忙完公务刚抽出时间到病房输液,接完电话,他当即拔掉输液管,赶到预检分诊处,他靠前指挥,指导防护,患者被妥善收住到感染科。 至此收住这个首例医学观察人员起,焉耆医院开启了2020年一个特殊的新春历程。 刘根立在全院疫情防控中层会议上,严格要求:全院广大党员干部,职工随时处于临战状态,牢记习总书记对新冠肺炎做出的重要指示:“在这不是战场,胜似战场的疫情防控阻击战中,放下‘小家’,不惧风险,逆向而行,坚守岗位,守护大家安康。” 刘根立始终坚持在防控第一线,第一时间安排部署,把好医院第一道关。把预检分诊台设在进院就诊的入口处,不漏掉一个发热病人。同时设置了发热门诊,设了专用通道, 严格规范流程分诊。将发热患者通道与普通患者通道隔离开来,工作人员二十四小时在岗,极大的降低交叉感染的危险。 随着疫情的发展,改造扩大感染病区工程浩大,刘根立亲自督战。有时感觉脚底像踩着棉花,几次差点晕倒,身体疲劳不堪。可是,为了施工期,为了抗“疫”,他咬紧了牙关,硬是挺了下来,三日内保质保量,顺利完成了改造工作,极大地提高了医院的收治能力。 疫情防控期间在医院物资紧缺的情况下,为当地政府捐赠力所能及的物资。 崇高的理想,是人心中的太阳,它能照亮生活中的每一个步伐。 这是什么精神?这是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这是一颗闪光金子般的赤诚心!脚踏实地迈出人生的每一个步伐!! 1400多人的医院家属区同样他也操心,他担负着家属区的网络长,指导对家属区三级网络的梳理排查,针对性的做好重点人员管控。坚决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不留死角,不留盲区,做到底数清,情况明,有效提升防控的实效性。并实行家属区卡点、病区预检点、分诊点、发热点、感染科医学观察区,无处不留下他的身影。 2020年的1月30日,刘根立代表焉耆医院党委向全院党员干部发出倡议,号召医院的广大党员干部必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紧紧依靠全体医护人员坚决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 焉耆全院党员干部积极请战,报名100多名医护人员,随时准备冲锋上阵驰援湖北,让党旗在防控疫情斗争的第一线高高飘扬! 青春不止少年有,老骥伏枥再出发。 刘根立是河北省援疆干部人才的代表,是援疆医务工作者的榜样! 问君有期何归期? 援疆答卷述衷肠。 疫情当前肩重任, 牢记使命交付党! 注:特别感谢焉耆医院党办室提供资料。 上一篇缅怀爷爷下一篇“五大天地”贪官离任,老百姓放炮庆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