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到了中年才懂,原来孝顺,要孝更要顺时间:2020-03-13 委屈没什么,但是不能倒下。 如同村上春树说变老是一瞬间的事一样。 明明记得自己还是那个热血少年,可有一天忽然发现自己开始关注养生,开始变得没脾气,开始用微笑面对一切的时候,才发现怂早已不期而至。 01 十几年前我离开家乡的前一天晚上,多年的朋友们都来为我送行。 在我并不太靠谱的记忆中,大家都是意气风发的样子。 有人光着膀子站在凳子上高呼: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有人拉着我的手说: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有人抱着我的肩膀唱: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那时候我感觉好像穿越到了唐朝,身边都是豪情万丈、风流不羁的李白、杜甫、白居易们。 那个时候酒永远是不够喝的,总会在不经意之间听见一声略带责备的呵斥:怎么不给我满上? 那个时候属于年轻人的聚会必须从下午四点延续到凌晨,最为让人怀念的是当我从凌晨的厕所吐完出来的时候,映入我眼帘的还是那一张张精神矍铄,布满青春痘和油光的脸。 这些景象在我去年回老家和朋友聚会的时候,都灰飞烟灭了。 聚会的场所从烧烤摊转移到了一个朋友家里,面子上说是因为家里显得温馨,实在上是因为家里有床有沙发,谁不舒服了都能躺一会儿。 当年劝君更尽一杯酒的哥们落座前就打好了招呼,今天吃了头孢不宜喝酒。 而海内存知己那位仁兄早早地在自己面前的杯子里倒上了满满一杯的豆浆。 那个唱送别的朋友用鄙夷的眼神扫视着他们,然后一边往自己肚子上打胰岛素一边豪迈地说,今儿我陪你喝,但是就只能喝一杯啊。 去年一年,参加了四个朋友父母的葬礼,令人背脊发凉的是还参加了两个朋友的葬礼,一个肺癌,一个胃癌。 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不承认,我们这个年纪都进入到了一个异常密集的告别期。 和父母告别,和朋友告别,说不定一不小心还要和自己告别。 之前年幼无知的时候面对死亡,还会一脸拽拽地说: “死有什么好怕的,不过是换一种方式存在,换一个地方牛逼。” 现在的我是万万不会再说这种屁话了,人到中年不是豪气不在,而是知道了自己最致命的伤。 即使自己再看透人生,看淡生死,也要好好的把这条贱命留住。 因为,生命就是一切的本钱,况且这条命早已不属于自己,我知道自己和身边的人都经不起离别的伤。 02 记得多年前一个下大雪的夜晚。 一哥们在宿舍楼门口振臂一呼,数十条高矮胖瘦各异的身影瞬间冲进白茫茫一片的雪地中。 随着“我操”、“去你妈的”、“哎呀”、“妈呀”的声音在飘着硕大雪花的夜空中不断开始盘旋,我高中时代的最大一场战役正式打响。 年轻人的世界里一言不合的时候特别多,而一言不合之后能耐心讲道理的时候又特别少。 那场战役的起因仅仅是因为一声口哨,一声被固执认定为挑衅的口哨。 后来当学校的大喇叭里校长宣布对我们班的集体处罚决定的时候,我们依然可以在队列中相视而笑。 那时候觉得自己特别英勇,特别热血,沾沾自喜完全取代了该有的羞愧。 现在有时候想起那段往事,觉得自己好傻,但是嘴里是不会承认的,谁还没年轻过成了掩盖傻的最好说辞。 不过不说,不承认,并不代表自己不清楚自己心境的变化,其实只是对自己青春的捍卫罢了。 同事大西给我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次他早上挤地铁,被一个年轻姑娘踩了脚,他下意识地“哎呀”了一声,姑娘的男朋友不乐意了,说了句: “至于吗?不就是踩了一下脚吗?她能踩疼你吗?” 大西瞬间有点不高兴,不管踩得疼不疼,也不能这样讲话吧,本来一句对不起就解决了的事情,但是他还是忍住没有发火,而是笑着说:“没事,没事,一点都不疼。” 姑娘的男朋友可能也觉得自己的话有点过分了,还是和大西道了歉,两个人在车厢里攀谈起来,后来那个男孩在大西这办了一张信用卡,还把要办卡的朋友都推荐给了大西。 大西乐呵呵地和我说,要是当时他发火了,估计两人得在车厢里打起来,哪里还有这么多张信用卡的事啊。 和为了面子争口气相比,完成信用卡任务拿到月底奖金才是大事。 在中年人的世界里,被人打骂和成一单业务相比,简直比鸿毛还轻。 中年人的勇气不会像年轻时一样用在不计后果的鲁莽上,而是不得不全部用来抵抗生活的重压。 拎得清的中年人明白,懂得规避风险保持自己生活稳定的智慧。 03 有一位名人曾经说过:“破家值万贯。” 嗯,这位名人就是我妈。 记得有一次我妈来看我,大包小包地背了不少东西,我打开一看都是我爱吃的。 可是在背包里还发现一个鞋盒子 我好奇地打开,发现那是一双金工牌足球鞋,我问我妈这是什么? 我妈说这是你小时候踢球穿的球鞋,还是好的,以后拿给我孙子穿。 我当时哭笑不得,我说这是双旧鞋,而且有的地方都坏了,最关键的是你孙子才4个月大。 随后,我把这双球鞋扔进了垃圾箱。 奇迹发生是在一个星期后,我再次在鞋柜里看到这双足球鞋,我对我妈发了火,你拿我家当垃圾场吗?这双破鞋怎么又捡回来了? 妈妈像个做了错事的孩子低头不说话。 年轻的时候不知道什么是孝顺,只觉得真心实意地对父母好就行了,可是后来知道其实没那么简单。 父亲去世后,母亲也患了癌症。 手术过后恢复得还好,只是不能再独自生活。 我飞回老家准备接她过来与我同住,收拾东西的时候她还是这也舍不得,那也放不下。 此时的我已经不会向她发脾气,而是耐心地帮她一起收拾,她舍不得扔的我就说应该还可以用得上,结果装了整整两个大旅行箱,还有很多没有装下。 母亲显得很不舍,我说没关系,我们打个包用快递邮寄过去,等我们飞机到了,东西也该到了。 那一刻我感觉母亲显得挺高兴的,一方面是因为东西没有被扔掉,一方面也许是觉得自己还被尊重着吧。 到了中年才懂得,原来孝顺,是要孝更要顺。 不管他们做了什么不合适的事,不要责备不要发火,悄悄地解决就好。 人到中年,不会轻易地发火,尤其是对自己的亲人。 这不可以理解成怂,我觉得更多的是我们学会了宽容与感恩。 ▽ 中年人其实和软弱无能、胆小窝囊没什么关系,只是我们懂得了担当与责任,懂得了宽容与忍让。 那些肆无忌惮的青春我们经历过了,也放下了。 现在我们是一个家庭的中流砥柱,委屈流泪没什么,但是不能倒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