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这次疫情让我明白,留足现金有多重要!时间:2020-02-28 01 先跟你们说下我个人的事情,我赶在过年前买了套房,那个盘因为跟二手房倒挂很明显,学位也很好,当时本来打算买2套的,因为预期有些资金很快就会到账,我先找朋友周转一下。 但最后想了想,我还是等后面资金充裕点再买也不迟,不要把自己搞的压力太大。 因为我一向厌恶高杠杆,也不喜欢超出自己能力范围内买房。 哪怕我知道买一套房子3年后可以赚到钱,但是我觉得机会每年都有,保持一定的现金在手上才有安全感。 当时还没有疫情发生,过完年之后,我这种体会更深了。 因为原来预期很快到账的资金,受疫情影响恐怕是遥遥无期了,一段时间没有收入进账,一边又要还房贷,如果手上没有现金的话,人真的会很焦虑。 这次疫情真是让我感受到了现金流有多重要,留足月供资金,不管什么黑天鹅,都不会担心万一失业怎么办了。 02 前天我在各个樱桃粉丝群里跟大家聊这个话题,疫情让你对工作生活房子有什么新的认识。 我总结一下他们的回答,大概有这些: 1)、最害怕的是失业 问了那么多群当中,我发现大家最害怕的还是失业,毕竟这是一切生活来源的保障。 有人说,上有老下有小,左有房右有车,现金流只备了半年。万一失业了就没有现金流,当然更害怕感染,不能工作,没有收入就完蛋了。 武汉很多公司都没复工,很多人工作生活都受到影响了,那些夫妻两人工作比较稳定,没有被裁掉,工资不受影响,还能在家里上班的人都暗自庆幸,真是要感谢老板们。 厦门群里有人说,这段时间一直都是在家办公,但是在家办公无法很好的解决积极性和效率,很多人都是早上露面群里打个卡,生活上因为疫情无法出门,收入也变的不稳定,很多东西也是尽量节俭。 2)、现金为王 我发现有房子的人给自己准备的月供资金一般是6-12个月不等,但他们这次会发现,以后可能还要多准备点才行。 一个武汉的群友现在就非常焦虑,他要还房贷、保险、日常开销,没想到的是,有可能2个月不发工资,而他只准备了3个月的月供钱。 “眼看着2个月就过去了......现在好想回武汉努力加班。以后会把活动资金周期拉长一点,至少6-10个月。” 长沙群里有人就吃过亏,以前因为生病三个月,公司停发三个月工资,手头现金流一下就断了,所以他认为现金流最少不要低于半年。 他们都觉得有足够的现金流真的太重要了,应对任何突发状况,都不至于太窘迫,也不至于把自己逼入绝境。 特别是那些开店做小生意的,一般不会留太多现金在手上,有钱就加租店面,一旦不让开门,每个月就是零收入,一边是庞大的生活开支,还贷款,压力确实大。 像我姐他们都是个体工商户,所以我非常能体会到这群人的不容易。 3)、多存点钱买房 很多人通过这次疫情体会到租房的难处了,有些地方租房不让回城的歧视性政策更让人无力吐槽。 所以很多人痛下决心,以后花钱不能再大手大脚了,改掉刷信用卡的习惯,当务之急,首要目标,还是要存钱买房子才行。 我发现深圳群对买房的追求是最积极的,尽管深圳并未歧视租房。 而已经买了房子的人也发现,房子太小了!下一步急需改善大房子! 毕竟蜗居家里一两个月不能出门,两房真的太小,三房也嫌空间不够大。 最好是大平层带个大院子、大阳台要么就是别墅,复式。 当然,这样的想法很好,也算是你以后奋斗的动力了,但在一线城市想住大平层和别墅,还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呢,现在地段稍微好点的,都是动辄两三千万以上。 当然也有人想开了,以前一心想着往大城市奔,现在觉得在自己能力范围内买套房,少点贷款压力也蛮好,还是要多留点现金,不然物价如此高涨,活下去都是问题。 我看武汉群里有个人说,他本来打算到武汉买房的,现在也放弃了,计划去长沙看看。 4)、远离高杠杆 我听说了不止一个两个案例,就是手里有多套房,又是利用高杠杆的人,现在到处在借钱,快扛不住了。 因为什么呢? 有些人乐观估计了现金流的回笼,比如电影行业、餐饮、旅游行业这样的,一般春节都是旺季,如果从事这些行业的人,通常都会预期我未来靠春节能大赚一波的话,可能就会提前加杠杆。 因为春节很快就能回笼资金了嘛,但没想到遇到这样的黑天鹅,所以资金链可能就会突然很紧张。 就好像我一样,假如年前买了2套房,我现在资金链也会很紧张,因为我的未收账款不能如期回笼。 亲眼所见高杠杆扛不住的那些人就说,以后再也不想做高杠杆的产品了,还是稳步前行踏实。 深圳群里有人说,他的一个朋友,高利贷炒白银,家破房卖,妻离子散,陷入失信黑名单。就发生在自己周边,感悟深刻。 03 我个人为什么厌恶高杠杆,喜欢追求稳健呢? 我跟大家说句心里话,因为我是农村出来的。奋斗到今天,我觉得生活来之不易,我不指望利用高杠杆去一夜逆袭暴富,宁可稳打稳扎,一步一个台阶爬。 这样至少不会一夜归零,有了一点基础后,重返赤贫的那种风险是无法承受的。 因为时代不同了,十年前,中国还处于高速增长的时代,房价还很便宜,你可以去搏一搏,市场机会还很多,你有输掉的时间和资本。 但十年后,中国现在进入了中速增长时代,房价已经到了高位,后面增长没那么快,市场机会虽然也有,但是要有择时择地的能力了。 这时你再去赌,输一次,就可能再也翻不了身了。 早几天看到群里有人说,京东和苏宁很多货品开始支持24期免息分期了,以前搞活动才有3期或者6期免息。 这说明什么呢?现在消费是不是更加乏力了? 以前我们喜欢储蓄,中国居民存款多,负债少,不喜欢消费,但经过2015年以来的这几年房地产市场的暴涨,居民负债大幅上升,所以消费下降。 现在90后,00后消费慢慢起来了,但他们都不喜欢储蓄,赚多少花多少,还喜欢借钱消费。 有爹的还好,没爹的就只能靠自己了,否则哪天突然失业,借钱消费真的很麻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