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难道生女儿真的就是不孝?时间:2019-12-19 经常听人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民间一般都是说女人生不了男孩,家里有女儿没儿子的就是不孝。有这种观念的人不在少数,男人女人都有,尤其偏远的农村老人的思想。虽然人类历史已经进入了科学技术非常发的现代,这种看似正确的观念依然存在。在某些地区依然盛行,其直接导致了人们的“重男轻女”,酿成了许多家庭悲剧。 呐!今天老年网就来揭开“不孝有三,无后大”,这句流传广泛俗语的“神秘面纱”,还原真相! 中国经典《孟子》 话说在中国古代典籍当中,有一部叫《孟子》,里面有一篇叫《离娄章句下》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舜不告而娶,为无后也。君子以为犹告也。”咱们这位古代圣人孟子说,不孝有三种。不爱护家人,不知道疼爱妻儿,兄弟姐妹不和睦,不孝顺父母的,这是第一种不孝;作为单位员工、下属,作为政府官员,不尽职尽责,贪污腐败、玩忽职守,这是二不孝。立身处世,坑蒙拐骗,不能正己化人,不尽力去做一个有正能量、有德行的人,这是三不孝。比这三不孝还要严重的就是“无后”,好!重点来了。那“无后”到底是指什么? 话题接下来将从中国历史一位对后世影响很大的贤明的国王开始。 上古的圣贤君王“舜王” 大舜,是中国古代最有名的大孝子、圣贤人,他把中国文化核心的“孝、悌”表演到极致! 舜,幼年丧母,父亲是个暴戾的糊涂人。后来舜的父亲又找了个老婆,算是二婚。舜的这个继母,心眼狭小,心地不善,一直都不待见舜,总是想办法排挤甚至要害死他。舜这个父亲糊涂到什么程度呢?糊涂到对老婆伤害儿子的事情不管不问,甚至有时候不问青红皂白还要责骂舜,即使是这样,舜还是一如既往地对他们好。您说这世界的事情公平吗?因为家庭不幸的种种原因,导致舜一直没有结婚。当时这个国家的最高领导人尧帝听说舜的大孝大贤的事迹以后,非常感动,决定把舜招来做女婿。尧帝把自己的两个女儿“娥皇”、“女英”许配给舜为妻。舜没有告诉父母,就自己决定娶了尧帝的两个女儿。孟子说大舜“不孝有三,无后为大”,作为子女的,要尽到子女的职责。为什么结婚这么大的事情舜不敢告诉父母呢?其实,如果舜告诉父母,他们也不会让他结婚的。反过来看大舜不能娶妻成家,那就是父母造成的过失。按一般的常理来讲,哪有父母不希望子女成家立业的,但在舜这里就不一样。所以,舜没有告诉父母私底下就结婚,这反而是在尽孝。因而,孟老夫子十分钦佩大舜。 过去的社会很注重家庭、家风延续,所以非常注重祭祀。但是,民间老百姓认为只有男人才可以去祭祀(这是什么套路?),有了后代那得要祭祀祖先,还要传宗接代,那没有儿子就是绝后了。这种思想的原因是什么呢?第一,让别人看不起;第二,显得家里没有德行;第三,等自己死了之后没人去上坟、烧纸钱,也没有人祭祀祖先了。不管在南方还是北方很多这样的事情,重男轻女,一定要生出儿子来,这样才叫有后,才叫对得起列祖列宗。其实,这种偏知偏见和传统文化经典里面讲的根本不是一个意思。生男孩也好,生女孩也罢,其实都一样。换句话说,如果全世界都生男孩,没有女人,人类不早就绝种了吗?打死我都不相信,中国古代那些充满智慧的古圣先贤会有如此自私、浅薄的重男轻女的念头?都是后来的不肖子孙,有目的地断章取义,然后说是某某经典里面的,流传到民间那就更不一样了。 修身齐家、父慈子孝‘家和万事兴’ 孩子要是自小没有教育,他(她)将来长大了,不学无术、胡作非为,甚至犯伦违法,有这样的后代还不如没有。在古代典籍里面记载着很多名门望族或者富甲一方,家里有钱有势的,传一代二代还好,三代五代一定会出不肖子孙,把家给败了。以前叫“富不过三代”,现在这社会,风光不过“富二代”,但又有几个二代比一代强的(当然也有“富二代”非常努力,超出父辈。但是,凤毛麟角,稀有的很。)。就算有个百万千万的家产,他都能给你败光。这样的后代,有也是等于没有。所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正确的“姿势”是把后代培养好,把德行培养起来,把家风、家道传承下去,这才是真正的尽孝。 每年的清明节,很多在外地的都回来祭祀。一般都是给死去的亲人烧点纸钱啊,祈祷保佑家里平安,作为子女觉得这样就是尽孝。 按照佛家的观点(因果轮回),人死了之后,会因为自己生前所造的善恶而要到不同的地方去,俗称:六道。比如说去了鬼道。但是鬼道也有寿命长短,在鬼道里面寿命结束了,又会转到其他道。所以,烧纸钱他也收不到。 其实,错误的思想观念会导致错误的行为。祭祀祖先最重要的含义是缅怀祖德、慎终追远,是孝道的教育。让子孙后代不要忘记祖先的恩德,这个才是“孝”的完整解读。 最后我想说:女儿也是传后人呐! |